民和肉牛

民和肉牛

民和肉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民和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已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为羌人所居,西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自周秦以来,随着羌人游牧民族逐步定居下来,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就将野生动物驯养成为家养动物,牛逐渐被驯养成为生活资源。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国即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河湟地区,羌人由狩猎、畜牧转到农业。清朝二百多年,由于清王朝政治上腐败,煽动民族间相互仇恨,迫使甘肃回族人民离开了自己可爱的故乡,走上背井离乡流落他乡的苦难历程,于1879年定居于民和。由于他们精于养牛,牛成了这里的主营畜牧业。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养牛数量不仅有了发展,牛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牛为耕畜的畜牧业规模越来越大。

民和肉牛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特产。民和肉牛既保持了秦川黄牛体型大,繁殖率高、肉质好的特点,又发挥了中国西门塔尔牛的耐高寒、耐粗饲、寿命长、适应性强的优势,而且具有红白花色特征的肉牛群体。民和肉牛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民和地区原始的养牛业品种以内蒙古小型黄牛为主,以役用为主,产肉、产奶性能低,繁殖性能强。为了改良原始品种,提高生产性能,民和县从上世纪50年代引进秦川黄牛种公牛与当地黄牛杂交改良为秦杂一代黄牛,90年代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与改良后的秦杂一代黄牛进行级杂交。目前,杂交改良后的“民和肉牛”既保持了秦川黄牛体型大、繁殖率高、肉质好的特点,又发挥了中国西门塔尔牛的耐高寒、耐粗饲、寿命长、适应性强的优势,而且具有红白花色特征的肉牛群体。生产区域涉及全县22个乡镇312个村,饲养量达2万余头,逐步形成了“民和肉牛”群体。

2013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申报的“民和肉牛”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毗连。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隔大通河相望,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隔黄河与甘肃省积石山相对,西、西北及北与本省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02°26'~103°04',北纬35°45'~36°26',县境南北长69千米,东西宽32千米。海拨最高4220米,最低1650米,平均海拨高度2100~2500米。年均气温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全县设22个乡,全县土地总体面积 189344.42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42937.51 公顷、牧草地面积为 59403.92 公顷。民和肉牛以我省民和县为主产区,养殖分布在民和县全境。

上一美食:民和马铃薯

下一美食:民和羊肉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北京旅游美食推荐
天津旅游美食推荐
河北旅游美食推荐
山西旅游美食推荐
内蒙古旅游美食推荐
辽宁旅游美食推荐
吉林旅游美食推荐
黑龙江旅游美食推荐
上海旅游美食推荐
江苏旅游美食推荐
浙江旅游美食推荐
安徽旅游美食推荐
福建旅游美食推荐
江西旅游美食推荐
山东旅游美食推荐
河南旅游美食推荐
湖北旅游美食推荐
湖南旅游美食推荐
广东旅游美食推荐
广西旅游美食推荐
海南旅游美食推荐
重庆旅游美食推荐
四川旅游美食推荐
贵州旅游美食推荐
云南旅游美食推荐
西藏旅游美食推荐
陕西旅游美食推荐
甘肃旅游美食推荐
青海旅游美食推荐
宁夏旅游美食推荐
新疆旅游美食推荐
香港旅游美食推荐
澳门旅游美食推荐
台湾旅游美食推荐
热门特产推荐
美食资讯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