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小赛# [一人行 4th:青岛]我试着让生活变得简单

公主楼里就有安徒生爷爷的雕像,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园内的壁画也是以童话故事为主题的。

公主楼内是不可以拍照的。

里面有餐厅、寝室、梳妆间、厨房等等。印象深刻的是公主的梳妆间,梳妆台真的太美腻。

厨房的盘子上也是以各个童话为主题的。

猜猜这是哪则童话?

是拇指姑娘。

青岛有很多这样小而美的建筑。很随意,但让人觉得是骨子里透出的文艺。

青岛的大部分街道都是国内省市的名称,据说当时被各国列强租占,成为半殖民地,外国人懒得给每条街道重新命名,就简单粗暴的用现有的国内省市的名字命名了。所以才会有云南路、山海关路、香港路、澳门路等等。

感觉八大关和天津的五大道有点相似。但相比而言更喜欢前者。

我真的是太喜欢青岛的街道。面对这样的美感觉很词穷,无法用恰当的词汇去形容。

青岛的路都很陡,有的倾斜角感觉已经超过了30度,所以青岛基本是没有自行车道的,除了骑行的人,很少看到其他的自行车辆。

而且为了避免拥堵,青岛有很多的单行道,只有公交车可以通过,如果在单行道上乘坐的士,那就不可避免的要绕大圈圈啦。

我也不知道是在哪,误打误撞的走上一条大坝。第一天的海浪很凶猛,堤坝上写着浪大危险,不让往深处走,但还是有不少游人进入。我只在最外面吹了吹海风,还挺冷的。

小青岛公园和鲁迅公园是一个入口。进去以后还要走一段防波堤。

据说小青岛原本是个独立的小岛,后来人们才修建的防波堤和陆地相连。

小青岛因样貌酷似琴,又被称为琴岛。

那天的雾气真的很大,白茫茫的一片,远一点的东西都看不清的。

这个灯塔是德国租占胶澳时修建的,为军事所用。后来解放后我国也继续沿用。现在应该是不再军用了,就成为普通的公园。

看到灯塔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曾轶可的《黎明》:

黑暗中累了

死寂声中跌跌撞撞的撑着

突然看见一点闪烁的灯火

是不是靠近出口的脉搏

踌躇中停下脚步了

我们好久不见了

无数次像船只看见朦胧的灯塔

呼喊着黎明要来了

哪里才会有黎明

哪里有夕阳西下的雨景

哪里可以安放我们如今的处境

哪里的雨停彩虹不会停

哪里才会有黎明

别急黑夜让我拥抱着你

就让一切不公平继续不公平

反正将迎来黎明

像彻日彻夜在海上航行的船员,灯塔就是一个归属、一份寄托、一种安全感、一丝希望。

而如今生存在茫然、混沌、囫囵中的我们,哪里才是心中的那座灯塔呢?

热门游记
热门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