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

在村子里小转了一会,有很多村民生活的场景,都是非常好的摄影题材。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96

当我们走到村子里,准备上车的时候,突然鞭炮和锣鼓声大作,妈祖庙组织巡游的队伍来了。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97

锣鼓开道,功德匾牌,古装列队,神驾巡游,信徒跟随,好一个长蛇阵仗,足足过了十二多分钟才走完。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98

妈祖信众在沿海地区众多,定期都会有这种活动,真是有钱的人出钱,有力的人出力,众人帮人场。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99

在队伍的最后,是长长的信徒队伍,不时有当地的民众加入进去。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100

第三天(盐田北斗村)连家船

我们10点多回到霞浦县城,午饭和休息,中午12点又出发了。12:30到达盐田北斗村。(经纬度 26°51‘14“N 119°51‘20”E),来这里拍摄的主题是船民生活题材,而选择这里的原因,是这里距离下一个拍摄点“七都水上迷宫”较为顺路。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101

不过来过这里后,我发现了一个以前不曾听说过的名词“疍民”。介绍这里的文字资料中,将这里的特色概括为“连家船”,“连家船”是对疍民船只比较中性的一种称谓,同时“连家船”也成为对疍民非歧视的称呼方式。疍民也就是“中国的水上吉普赛群体”,解放初期疍民被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不过后来调查表明,这个群体被汉化程度较高,所以归入了汉族的范围。

原本意义的“连家船”,是疍民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生产劳动在船头的甲板,船舱则是家庭卧室和仓库,而从事水上运输的疍民会将船舱同时作为客舱或货舱,船上没有厕所,船尾遮蔽处就是卫生方便的场所。有时疍民还在船尾饲养家禽。他们以捕鱼、拾贝为生,以船为家,数百年来,由于官府的欺压和社会的歧视,这群“海上吉普赛人”不敢上岸,不能与陆上人家通婚,常年漂泊在海上,一切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发生在船上。他们收入非常微薄,生活清苦。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102

近年来“连家船”,因为政府的扶持政策,疍民开始陆续上岸定居,富裕的人已经盖起了砖房,较贫穷的人盖的是老式水岸边的干栏式民居(就是吊脚楼样式),还有一些人依旧以船为家,生活在水上。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103

有的船篷和棚屋的外檐,还挂着几只鸡笼,鸡犬之声不时传来。听说这个村有2000多人,几乎全部依靠养殖海蛎子和捡拾野生海蛎子为生,这里会将海蛎壳串在绳子上,然后挂箱养殖。这里的人不善于和外人交流,你和他们打招呼,很难得到微笑或回应,就算他们回答的话,我们也听不太懂。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104

整个小村,基本都在忙着收和加工牡蛎,数量庞大的海蛎壳堆积如山,填出了一片片“陆地”,当你走在海蛎壳铺成的平台上,想象自己如果没有穿鞋,踏在锋利的牡蛎壳上会是如何,那是相当的恐怖。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105

在海蛎子壳堆上,搭建有简陋的加工小作坊,是用木板、铁皮、油毡、篷布等各种各样建筑材料堆砌而成的棚屋,看上去相当寒酸简陋,仅能遮阳挡雨,这些棚屋里,坐着剥海蛎子的男女,他们用布条或橡胶缠裹手指(因为海蛎的壳还是相当锋利的),用尖头刀开启海蛎壳,熟练的将海蛎肉挖出来,放在一边的碗里。这里空气的味道,看照片就应该可以想象的出了吧。

行摄那一片海---美丽滩涂福建霞浦106

看过这里的场景,也许有些人可能对中午吃的海蛎面有些反胃了。

第三天(七都)水上迷宫

热门游记
热门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