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我的婺源--跨越赣晥之吴楚分源
岭脚到了,又要爬大山了。岭脚,顾名思义,就是大山的脚下。庆幸的是,从这里开始,路况大为改善,明显看出上山之路是一条新修建的公路。刚才还在摩托车上颠得上串下跳,突然一下顺溜了,无比舒服。随着高度的增加,视野越来越开阔,居高临下,很有气呑山河的气势。山下是夹在两座大山脉之间的一条又宽又长的大冲,看不到尽头。沿着这条大冲及两边的山坡,是密密麻麻的稻田。冲内的田地块大平坦,山上的田则都是条状的。越徒的山坡梯田就越细,远远瞧去几乎成了一道线。冲内由近至远,点缀着数个村庄,白墙黑瓦,隐隐约约,很有点神话中的意境。这一路的爬山过程(包括后来下山的一路),我就是这么一会儿上车,一会儿下车,一会儿自己走一小段。其实又何止这一段路程,在婺源的两天摩托车之旅都是这么过来的。路上的美景无处不在,时时在考验你的审美力和反应力。有的景色是稍纵即逝,转一个弯就不见了。有的一个角度一个景,换一个角度都会有全新的构图。有的要近观,有的要远视。总之让你忙个手脚全乱。好在是摩托车呀!想一想,有什么交通工具能让你把一路景色尽收眼底毫无遮挡,有什么交通工具能让你三步一上串,五步一下跳,如此的收放自如。我的摄影技术绝对业余,但为了拍得美一点也尽力爬坡下沟,四下乱钻。总之不管效果如何,力是尽到了。最主要的是,陶醉呀!!享受呀!!真正的乐在其中!!那心态就象几岁的小孩游玩时那么自然、放松、尽情、无我。
摩托车越爬越高,小钱说,山顶快到了。我抬眼细看,山尖上隐隐约约有一所小房子。说话间,我们已到达了最高处,脚下的公路穿过山头的一个凹口往山的另一面延伸过去。公路边的高坡的就是那所小房子,黑瓦青砖十分古老破烂。小钱告诉我,这里是古栈道的要道口,小房子就是那时过往行人歇脚用的,年代就没有考证了。
公路在山顶正中出现了一条分界线。过了这分线翻岭下山的那段公路明显比我们刚爬上来的这条路等级高,是一条深色的非常漂亮平滑的柏油路。只是在这时我才从小钱嘴里知道,原来这条线其实就是江西和安徽的分界呀。我一步跨上柏油路,立时站在了安徽的土地上。哈,这可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会儿“吴楚分源”的含意才渐渐明晰起来。原来这个地方就是战国时期吴楚两国的分界之地,据说还有一块古代的界碑呢。放眼向安徽方向望去,全是重重峦峦的大山,山上植被茂密,青山一片。蓝天上白云朵朵,比江西这面的风景更加迷人。山顶公路边立着一大块石碑,我走过去细细读起来。原来,我们刚才走过的这条从岭脚通向安徽的新公路叫浙岭公路,是由安徽籍的爱国港人夫妇捐款300万为主修建的。这就怪不得安徽一段路的质量优于江西这边的了。公路边草丛中一条青石板小路向那所小房子伸过去,这小路一定是从那里翻山而过了。要知道,这可就是古代江西通往安徽的主干道呀。可以想象,那个年月,江西的书生背着包,挑着行李,就是行走在这条小道上,翻越大山进京城赶考的。婺源人才倍出,大官,大学者,大商人,不知有多少曾经在这条道上留下他们的脚印呢。我很想再走一走这条路,亲身体验先人们孤身跋涉在大山中远走他乡的心境。可惜古栈道在新路修好后已无人行走,被高大的野草覆盖着几乎看不见了。我几次试图穿草而过,那长长的草叶边象刀刃剧齿一样锋利,碰上就是一道血印,只好遗憾作罢。
我站在安徽的土地上迟迟不愿离去。因着眼前的醉人美色,因着那公路延伸而下的未知美景,因着这大山顶上的壮丽风光,也因着我此生以来第一次用双脚跨越了省界。
![](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602/MAOMAOBOBBY14174556734.jpg)
(古桥)
![](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602/MAOMAOBOBBY14174713734.jpg)
(吴楚分源之安徽一侧)
![](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602/MAOMAOBOBBY14174800734.jpg)
(上山的公路)
下一篇:婺源
-
九江,诗的城市
南京。马鞍山。我初春时由长江下游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下一站,到了九江。以前还在美国读博的时候,曾在东亚系兼课教大学生汉语,有一个同事是北大中文系的硕士,她就是九江人,老家在浔阳区。我那时一听到“浔阳”这两个字,就觉得惊喜万分,彷佛1200年前白居易那首凄苦哀惋的〈琵琶行〉,又从她的嘴里活了过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台湾学者的庐山游记
庐山太有名了,有名到过门不入就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罪恶。三月初春寒料峭,我从南京搭长途大巴到了九江。南京的小姑知道我的旅游计划,还特地上网帮我查了天气预报,说庐山再晚一天去可能会下雨,要我到九江后隔天先上庐山,下山后再回九江继续玩。不过她的建议我并没有采纳,因为庐山如果是个大晴天就没意思了,而且一个地方不一气呵成而是分两次玩让我觉得麻烦。星期四一大早,我从烟雨茫茫的九江包出租车上庐山,山路蜿蜒,据司机... -
庐山-离天很近的地方
锦绣谷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谷中千... -
独上匡庐-妈妈的后现代生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正是5五月初,花仙子满世界的跑,该去看看啦。5月5日2311次18:05上海-庐山,硬座62元。真奇怪这趟车这么热门,二日内卧铺竟售完?有过坐到黄山的经历,坐14个小时应没问题。事实证明便宜没好货:地上满是垃圾尽管扫过两次,邻座因开窗关窗争执,有个男人架着二郎腿肮脏的鞋蹭在你腿上,还推搡着看你的报纸,我瞪着他还不敢恶狠狠~~~~~... -
庐山·周末暴走
这次去庐山纯属偶然。计划了好久婺源之行因为工作的缘故,最终未能成行,很郁闷,一直想找个地方排解一下。某日,翻翻火车时刻表发现到庐山有来回两班时间近乎完美的火车——K11、K13,于是周四决定,周四买票,周五出行。火车到达庐山站时已是周六早上了。查了资料都是说庐山站到庐山不如九江方便,其实还好,火车站出口有金杯车上山,每人20,包车的话80可以搞定,上山的路程差不多1小时。牯岭镇,庐山上的一个小镇,... -
遗失的天堂
如果世界上真有天堂的话,我想哪里应该是天堂呢?当繁华的都市里吵杂而喧嚣让人们难以找到一片宁静的空间时,乡村田野里盛开的无数叫不出名的野花都能令人充满向往,那林间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以及青草间散发的芬芳都预示着诱惑,还有村庄里飘着的袅袅炊烟和流淌不息的清澈小溪……人们心中的天堂是如此的简单而又如此的难觅……去年初春时节,带着对天堂的向往,独自去寻觅一个被世人遗失的天堂—鄱阳湖畔的青山。从遥远的南国海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