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行走-7

婺源

1,

我曾经很喜欢婺源,这么说不是我现在就不喜欢了,我只是在说,我曾经就很喜欢。

首先我喜欢这个字,“婺”,能文能武的女人,真是万分符合我幼时的理想。有人说实现童年的梦想是一种幸福,我是没戏的,我是个上街拎个菜都能把胳膊累酸的人,不是我娇气,我一直努力让臂力增强,但始终未遂。可是如果我生在古时,特别是在徽州,那么即使我力气小,那每天干活挑水带孩子,估计也会锻炼出钢筋铁骨,人的能量是有巨大弹性的。比如坐公车,你以为挤不上去了,司机一个急刹车,照样能腾出空。

扯远了点儿,不过路上和家里的很多事情其实大同小异,就好象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里,马普尔小姐探案的秘诀就是在乡村寻找到类似的案情。乡村是微小的城市,只是物质没有那么大的提高,没被开发的乡村里民风更淳朴,人的生活节奏缓慢悠长。

2,

还是婺源,一个女人能文能武,真是酷。安徽黟县西武乡关麓村汪四先生女儿的闺房里,就有代表了“书香门第晨钟暮鼓”的木雕,汪四先生很开明地让女儿去读了书。那后来呢?我追问?导游一怔,几秒钟后才回答:嫁了。

看,也是嫁了。时代不对,她没成为林巧稚、林徽因那样的事业女性。但能读书总是好的,生活可以不那么单调无聊。

其实“婺”不过是这里的雅致名字中的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地方,地名都那么好听:晓起、思溪、清华、虹关……连厕所都叫“舒园”,这个名称让我哈哈乐,实在是可爱。就是“坑”不大好听,听说理坑本来叫理源,那么小那么偏远的地方,出了很多名人,《四库全书》里许多文字都出自这里,可是,后来它就叫了理坑,于是,在2006年的今天,它依然那么小那么偏远。真是诡异。

晶晶则总是脱口而出地叫它是“理杭”,她说这个名字好听多了。当然这里的另一个李坑也未能幸免,李坑是小LI坑,理坑是大LI坑,我们的第一站是李坑。

因为这里离县城近,而福建来的CH姐姐想走一个村就回上饶坐火车,我们当然要选择一个近的村子去。我的好友芳芳当年一个人来过婺源,她对这里的评价就是“两个LI坑都不错”。

李坑是小桥流水的李坑,如果没有那些高大的马头墙,你会觉得是把江南小镇搬来了。

那里很多狗,悠闲自在——后来走多了,发现这里的狗都不怕人,而且很多就睡在马路中间,真是太舒服了。还有很多小宝宝,有一个不足月的,特别可爱,皱巴巴的小脸,我上去逗她,她的妈妈就看着我笑。

我们在李坑呆的时间比较长,早晨出发,等吃过中饭才离开,那时候已经1点多了。我和晶晶要继续走,而CH姐姐要回县城坐车,我们就一起走到村口。

一辆摩的肯八块两个人带我们去,我和晶晶就坐摩的去了汪口。一起坐上车,同CH姐姐挥手告别,摩托车就拉着我们呼啸着离开。

这个告别仪式匆忙急促,我本来以为是有拥抱的,可是每次真的跟同伴离别都特别简单。只有在贾登峪重逢小马和小胖那次,我和小V冲上去和小胖拥抱,那时真的狂喜。那次也不是别离,那次是团聚。

CH姐姐下午发来短信,说回县城后,同我老妈拥抱、握别。忘了说,由于这里的路比较辛苦,老妈腿又疼,就让她自己在宾馆住,我和晶晶单独跑。再晚上,CH姐姐说已经上了火车,当晚十一点能够到达福建。

3,

收到她到家讯息的时候,我和晶晶正在上晓起一个有大露台的五人间狂睡。那时候我们已经去过了汪口,从下晓起走到了上晓起,并顺利入住。

汪口的水很好看,但是游客也多,似乎什么地方只要交通方便,就会有大把大把的小红帽和小白帽出现。歙县的雄村就是,正因为此,当地人看到了商机,大兴土木,拆掉了许多旧迹,种上了更多桃花,准备把那里修成度假村。

晓起离汪口有十几公里,下晓起有班车,上晓起没有。从下晓起进去,走大概一公里,就能到达上晓起。

我和晶晶在上晓起散步一样地走着,见到一个农家客栈,走过去。路上遇到一位带宝宝的女子,我上前逗宝宝,那个女子朝着我乐。等我们走到农家客栈的时候,那个女子也在那停了,原来她是店主人。

热门游记
热门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