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天我们在徽州

在棠樾村,有着两座祠堂。俗称“男祠”的敦本堂,原名万四公公支祠,始建于明嘉靖末年,至清嘉庆已“晦昧摧剥”,鲍志道携子漱芳鸠工重建,嘉庆辛酉(1801年)告峻,硬山式祠堂,供奉鲍姓各世祖宗。祠向南,三进五开间,进深47.11米,面阔15.98米。砖木石结构,门厅原为五凤楼式,现已改建,二进廊庑也已拆毁,天井尚保存完整。享堂大厅构筑宽敞,宽五间,明、次间深用四柱、梢间五柱,山面六柱,前后檐用方形石柱,全堂彻上明造,抬梁与穿斗式构架结合,前檐步做成船篷轩,明次间后金柱上装有灰漆屏门16扇,上刻邓石如隶书《鲍氏五伦述》全文,顶上垂脊行走着精致的鸟兽。敦本堂的结构简洁明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雕饰不繁,朴素大方。祠堂里立有皇帝上谕碑,充分显示了当年棠樾鲍氏家族的显赫。大冬瓜式的抬梁上悬挂有“乐善好施”匾额。朱熹“忠孝”“廉节”手墨分列享堂两侧。清懿堂是鲍氏家族为了颂扬鲍氏历代烈女贞妇而建的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女祠堂,另外还有教育后代修身“慈孝”的世孝祠等。祠堂作为封建宗法制度下同族人共同祭祀祖先的房屋,向来为男人独享的专利。他们在这里决议族中大事、惩罚违背族规者和供奉祖宗牌位祭祀。女性与祠堂无缘,除非触犯族规在这儿接受惩罚。如同名字不能忝列宗谱一样,女性祖先在祠堂里没有牌位,甚至在祭祀活动时她们连祠堂的大门都不能进入。惟独这“清懿堂”石破天惊地成为一个特例,女性不但可以入祠祭祀,共商女性大事,并且立有女性祖先牌位,而且祠堂本身就是专为女性而建、为女性独用的女性“宗祠”。清懿堂女祠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棠樾村大盐商鲍氏二十四世祖鲍启运创建的,借以纪念为徽商辉煌同样作出牺牲和贡献的鲍氏妇女。又据考,鲍启运嫂汪氏曾将百多亩良田悉数捐赠建祠。“清懿堂”3字巨匾高悬在享堂照壁正中,出自书法家鲍玺之手,另一块“贞烈两全”的横匾,则是清代名人曾国藩所书。堂以“清懿”为名,取的是“清白贞烈、德行美好”之意,是一曲妇女的颂歌。女祠三进五开间二天井,进深48.4米,面阔16.9米,依次为门厅、清懿堂主厅和寝堂与享堂,整座建筑以硬山式高低错落马头墙外观为主要特色,惟有后进部位为歇山式阁楼,建筑地位高于男祠。双天井设计既可保证祠堂内部的采光、通风要求,更寓示着女性飞扬张狂的深意(但不能跨越女祠界限)。石制柱础、龛座、栏杆、抱鼓石,砖制八字墙,木制雀替、梁驮、外檐柱撑等,皆施精细雕刻,典雅细腻,柔中透刚,玲珑剔透,精美绝伦。整体建筑给人的感觉是:结构紧凑,用材匀称,造型流畅,刚柔相济,内秀而外朴,端庄而不刻板,有一种生命的冲动,令我们每一位参观者时刻提醒自己当下参观的不是一般的祠堂,而是全国唯一的女祠。许多在男祠不能为的,在女祠里有了作为。门厅前天井一角,一枝两枝紫藤,正悄悄绽放出紫红色的新蕊。最有力的提醒和最有趣的证据,恐怕要数这女祠的整体建筑朝向了。一般的祠堂都是坐北朝南的,惟独这女祠却是坐南朝北。这种大相径庭的构思

热门游记
热门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