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围屋行(一)

龙南围屋行(一)

听说去福建永定探访客家土楼时,时时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宣传攻势。沿着新铺的柏油公路,路边无数的“永定土楼欢迎您”之类的巨幅标语便会把你引入永定深山的圆型土楼,接受他们殷勤的介绍。而我们从龙南县城出发去杨村,探访同样身处深山之中的龙南围屋时,不知要向多少当地人问路,惟恐失之交臂。

此次龙南之行,对我来说也是偶然的。实际上,原定从井冈山到达赣州之后,仅仅是想在这个山明水秀的中等城市里度过最后几天的国庆假日,顺便走访一下赣州的名胜古迹。然而在出发前,通过携程认识了一个刚辞去在上海的工作、回老家短暂度假的赣州女孩小易,她给我看了一些关于龙南围屋的资料,我看了之后欣然决定同往。小易居然认识我的大学同学,在今年夏季她们结伴一行七人去了黔地旅行,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早晨八点半坐车离开赣州,到了龙南又要换坐去杨村的中巴。从龙南到杨村,一开始走的是国道,再往南就要出江西省到达广东的连平。

当我们看到一座小桥边竖起的“龙南围屋——中央电视台2001年拍摄实地”的指向标时,中巴车朝这一侧拐弯进了乡间的小道。从这里开始,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络绎不绝地映入我们的眼帘,或在路边,或隐于山中,只是不知道哪两座才是我们所要探访的燕翼围和乌石围。那层层的院落、飞扬的柱檐,那深邃的大门、高大的围墙,那黑与白的着色,无一例外地蕴涵着一种古旧悠远的情怀。

到达杨村时日已过午,我们都饿狠了,在镇里找了个小餐馆落座,餐馆的门口是集市。集市里一团闹哄哄的人群,数以百计的摊位使本就不宽的路面变得更为狭窄,人声、家禽叫声、摩托车喇叭声,嘈杂一片。

“今天是星期天呀!”我想好好逛一下这个欢快的集市,赶集可是农村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呀。小易提醒我说时间可能很紧张,于是我们决定如果回来后还不算晚,就去逛一下集市。

餐馆里的其他客人是几个客家老太太,都要了一碗馄饨。我猜想她们也许是来镇上赶集的吧,不过没有开口问,因为实在听不懂她们的语言。她们的奇特服饰印证着客家人的传统,头发盘作发髻用罗帕裹起,衣襟从颈口开始向右倾斜,裤子是又肥又大。

象这样的服饰,大约在清末民初是在整个中国流行一时的,经过一百年的变迁,却仍然维系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这是很令人感叹的。农村里的年轻人,只要常往城镇里跑,就必然会学习城里人的穿着和腔调,也只有深居简出的农村老妇,才固守着那份祖辈相传的习性。

再过二十年,也许就看不到客家人的传统服饰了吧!现在身着紧身裤和时髦衬衫的年轻女孩子,会再穿起侧襟衫、大裆裤,用罗帕包头,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毕竟,时间是跑得太快了。

离开集市,在一座小桥边留了影,桥下是条浅浅的小溪。我们沿着这条小溪向上游走去,正如餐馆的老板告诉我们的,太平桥就在前方的山谷里面。

杨村的四周是布满茸茸草丛的山丘,中间围绕着杨村这一大片的田野。我们又过了一座桥,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如同很多我曾去过的偏僻山村那样,只要没有引进旅游这种产业,就会体现出一种纯粹的自然美。

我们走了一段路,还未看到那座太平桥,正有些困惑。对面走来三个十多岁正说说笑笑的客家女孩,小易便迎上前问路。女孩们一下子变得害羞起来,红着脸互相看着,我和小易也笑了,不约而同都想到这些女孩子平时一定是很少见到外乡人的。总算其中一个女孩结结巴巴地开腔,说太平桥就在前面不远。

我们道了谢作别,走没多远,那三个女孩又追了上来,说是去山上割草给家里喂猪。女孩们走得快,经过某个村庄的时候已经抛开我们很长的距离。在村里的三岔路口我走错了路,小易拉拉我的衣角,说女孩们在那边回过头看我们呢。我们同时领悟到,原来这些可爱的女孩们是在给我们引路。

出了村庄,已经可以看到太平桥。我们在竹林里休憩了一会,这片茂密的竹林紧挨着村庄,也许是客家的先人栽种的吧。不远处,女孩们已经在青翠的山坡上割起了草,朵朵白云翻滚在蓝天上。

上一篇:井冈山印象

下一篇:走马赣州

热门游记
热门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