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之行回忆

从关林出来,我们在附近的饭店吃了一碗河南烩面,不得不说河南同胞可真是厚道啊,面真实在,汤也真不少,就是味道不咋地,卖相挺难看,我估计只勉强吃了三分之一,后来才总结出了真理,逛龙门之前真要把自己喂饱啊,不然累死你还连带着饿死你!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的伊阙峡谷。美丽的伊河将龙门景色一分为二,东面的香山和西面的龙门山两相对峙。龙门的景色秀丽而大方,给了我不小的惊喜,不同于云冈的雄浑和莫高窟的妩媚(请原谅我用这个词,绝对褒义,那壁画、泥塑和穹顶的线条以及色彩,丝丝撩动我心,让我觉得明丽而生动,宛如生命般鲜活耀眼)。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先后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十国、宋金等朝代四百余年的营造。彼时孝文帝积极推广汉文化,后世武则天也积极利用佛教为自己称帝正名,同时北魏乃至后来唐代的众多皇家贵族皆发愿造像于此,因此龙门石窟体现了皇家的意志和行为,展示了时代的特征,并具有浓厚的中国本土佛教色彩。

我不多做赘述,知之为知之,不知问度娘。这里只说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宾阳中洞大佛。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做公德而建造的,本为三窟,然而历时二十四年,才只中洞完成,后经宫廷政变,南洞和北洞至唐代方才修完。不同于云冈大佛的粗犷、威严、雄浑,也不同于唐代佛像的圆润浑厚,宾阳中东这尊大佛造像,其雕刻艺术具有深刻的时代和民族特色,北魏时期以瘦为美,因而造像的脸部消瘦清丽,线条柔和,眉目清俊,不似唐代佛像的丹凤眼,他的眼睛大而圆,目光温柔,看得人心中顿生暖意,心之神往,想到那个开放而充满人文气息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似也感染了汉人活泼洒脱的气息。我不懂雕刻手法,只觉得此造像双肩瘦削,衣袂飘飘,不自然竟觉得满洞仙气灵光。

整个龙门景区分为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白居易墓),游客参观要按照顺序,可以西山石窟为起点,也可以白园为起点,中间顺序不能擅自改动。我个人以为最为有参观价值的乃是西山石窟,因为东山石窟已是满目疮痍,留下诸多被盗走头像的佛尊,让人不禁悲恸,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惊喜,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悲怆,智慧与艺术的结晶,伴随着烧杀抢掠,同存于世,给几千年中华文化留下抹不去的悲凉与感怀。如同敦煌文化一样,虽然头像被抢走了,虽然佛经被盗走了,虽然众多国外研究者声称他们更专业,可是那文化搬不走,莫高窟在中国,在敦煌,龙门石窟也巍然屹立于伊河畔,永沐着伊河的水和林间的风,那些伴随着漫漫岁月的点滴都与中国人的文化骨血交融。虽然偶尔愤青当世,而我依然欣喜身上流淌着的汉人的血液,那是一种莫名的情愫。

出了龙门景区,我找了许久,才在一家名为“龙门书店”的小店里淘到两本较为完好的明信片,只是印刷品质一般。我跟老板絮叨了半天,告诉她,人家敦煌莫高窟的明信片比你们龙门的明信片印得好多了,还没那么贵。老板被我抱怨得实在无话可说,问我可随身携带了样片,我说我专奔洛阳而来,哪里会随身携带敦煌的明信片。天色就在我不太满意的絮絮叨叨中暗沉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对明信片、书签这类东西有种奇怪的喜爱,走到哪里都喜欢买,就跟我喜欢盒子一样没的由来。

第二天一早,坐在车上,远远眺望了一下洛河,意淫了一下泛舟洛水的美妙,就直接奔赴了洛阳市博物馆,建议大家还是打车去,因为没有公交车能开到门口,总要走上一大截子路,其实距离火车站也仅几站路,可以达成一小时一班的77路或者走远点坐69路公交车。博物馆的参观历程我自认语言苍白,无法言书,总之对博物馆的喜好就向我对明信片的追捧一样。但是我觉得洛阳博物馆是绝对值得一逛,不去有点可惜了,对于了解洛阳文化,那里是阐述最完整和集中的地方。

热门游记
热门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