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秋万里南游记3----九江、庐山篇

闻名遐迩的瀑布、常年不散的云雾、各种奇石怪松汇聚成了“秀甲天下”的庐山,但迎接我们的是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期待的雾松云海消失了,多少有点失望。而‘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失山的巍峨和险峻,站在伟大领袖曾经指点江山的山峰上,我们无比骄傲、自豪,老公点上一支烟,站在领袖那张著名照片的位置也来了张领袖照,好不威风。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一块块的怪石松林,我们来到了谈判台旧址下。谈判台亦称访仙亭,原为朱元璋所建,蒋介石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输资重建。1946年7月美国特使马歇尔与蒋介石曾在此会晤,商讨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想使中国形成一个历史上的南北朝格局,从而结束国共内战。史称:马歇尔计划。马歇尔八上庐山,多次到这里会晤蒋介石。不过真不知道老蒋怎么就看上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到是很容易警戒。周围有‘梵音泉’、‘仙人洞’。

誉满海内外的仙人洞,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吕洞宾在漫游江湖过庐山,遇五龙真君传授他剑术。吕洞宾既得五龙君剑术又得汉钟离丹诀,便在庐山锦绣峰下的仙人洞内精心修炼。至今,仙人洞内的神龛里,仍奉有身佩宝剑,仙风道骨的吕洞宾雕像。仙人洞内还有乳泉一滴,浮空而落,故名“一滴泉”。据说,这滴泉水滴了进上千年都不枯竭。泉下有池,围以石栏。石壁上有"天泉洞"、"静善泉"、"洞天玉液"、‘纵览云飞’等石刻。洞外有岩石形如蟾蜍,伸展于陡壁上,石隙上生古松,俗称石松。1961年,毛泽东主席游此,题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在洞口见几位道姑很有雅兴的在打羽毛球,一位道士非常热心的要我们进洞旁新建的‘太上老君殿’,看着就感觉有啥节目要把我们装进去,于是赶紧闪。

2011年深秋万里南游记3----九江、庐山篇3

锦绣谷路的尽头就是御碑亭,也是朱元璋建造用来纪念周颠的。在这里,我们遇到一队游客,其中一位大侠赤足走在被太阳烤的灼热的石板路上,如我们穿旅游鞋一样自如,羡慕惊诧呀。

走出御碑亭就是一个停车场,大部分游客从这里就返回了,我们继续沿着阳明小路行进。首先看到的是大天池炮台,石块交错砌筑,形状古朴独特,好像是辛亥革命时期,李烈钧兴建的,可惜在它周围我们没有找到注释什么的。弯曲山路走一段有一座像蒙古包似的圆形石砌建筑,很小的一个门上方一个很小的匾,竖着书三字‘圆佛殿’。怎么看也看不出这与寺庙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上香念佛的人。在圆佛殿不远处有座石头砌筑的五层六边形塔,为‘天池塔’。此时几个女学生被猴子吓得跑过来撞到我们,几只猴子霸道的挡在路中间,虎视眈眈的看着你,乘人不备抢走你手上的食物或者书包上的水瓶,动作非常快。在我们护送下,女孩子们在损失了一瓶饮料、一包饼干的代价后,离开了猴儿们的势力范围。这个塔是宋代建的,民国时期重修,塔底至今还埋有许多佛教文物。步行五分钟,一个用石块垒成的门,上一石板书‘天池寺’,进去之后,荒芜空旷,啥都没有。斗姆亭、文殊台、大天池等散落在周围,所谓的大天池还不如我家的鱼池大,真的不敢恭维怎么就叫‘大天池’呢?不过据说它终年不涸,大旱不竭。池水光灵如雨,养着几条大锦鲤,还放着三个大铜盆,盆边分别放着三块牌子,分别写着‘平平安安’、‘财源滚滚’、‘永结同心’,盆内盆外散布着许多硬币,人们都希望借着天池的神灵给自己带来好运。

庐山的雾无缘欣赏,但庐山的松却让我们大饱眼福,千姿百态,古雅奇特,流连忘返的拍照还是觉得遗漏了许多。走过一段路回首望时,见怪石嶙峋,奇松僵盖的山地间,一崖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崖下扎根石缝的几株小松,在微风中轻拂,恰似龙须飘飞,这就是‘龙首崖’了。在此凭栏俯瞰,晴空艳阳,满目青书翠,远处峡谷、电站、索桥、河流、田野清晰可辨,使人心旷神怡。突然我看到对面山峰间一块巨石屹立山巅,酷似猿人,惟妙惟肖。赶快查地图证实这是‘石门涧猿人’,真是奇峰奇石,纵有鬼斧神工也难劈此胜景呀。

热门游记
热门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