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什么呀

清明习俗更新时间:2017-03-08 09:30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清明节就快要到了,想必有不少“吃货们”在关心清明节吃什么呀?别急,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清明节吃什么呀。

清明节吃什么呀?

在佛山地区,烤乳猪是不可或缺的清明祭祖佳品,广东人也给它起了一些非常好意头的名字——“鸿运当头”、“红皮赤壮”等,向先人奉上脆皮金猪,希望保佑子孙身体健康、家人和睦、宏图大展。

南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对烤乳猪有更详细记载:“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韶关地区的客家人在每年扫墓时,都首先会将祖坟周围的杂草铲光,土坡进行清理,然后用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进行祭祀,最后鸣放鞭炮,回家就餐。许多山区群众便会采撷新鲜艾叶,和以糯米、白糖,用于做“青粄”,俗称“清明粄”。

清明节吃什么呀

清明节吃什么呀

这种小食拥有一股独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仅可以祛风祛湿,还有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奇效,最适合天气潮湿的春天食用,因此这种习俗在客家地区代代相传。

在肇庆广宁,当地清明祭拜祖先的祭品中粽子发糕糍必不可少。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而“发糕”则是寓意先人保佑后代发达的意思。

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习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要比端午吃粽子早得多。

广式粽子的著名品种有“碱水粽”、“烧鸭粽”、“猪油豆沙粽”、“叉烧蛋黄粽”、“鲜肉蛋黄粽”、“椰蓉粽”等,裹包形式有“四角粽”、“五角粽”,其中“什锦裹蒸粽”,一只重量达500克。

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据说这是从古代的寒食节习俗演变而来的。明郭子章《潮中杂记》说:“潮之葱糖,极白极松,绝无渣滓。”由此可见,潮汕在明代已有食糖葱薄饼之俗。

朴籽粿是潮人清明扫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区,杀戮掠夺,民不聊生,百姓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叶”民谚。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粿”的风俗,沿袭至今。

以上就是关于“清明节吃什么呀”的相关资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清明习俗
相关分类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问答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