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云峰山景区

别名
云峰山
门票参考
60元
开放时间
08:00~17:00
旅游景区级别
3A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北部滇滩镇境内

简介

那里青山连绵起伏,中峰挺峙,拔地倚天,独伸云端,青峰如浮云海缥缈间。很早以前,有人就不畏艰险,在云峰绝顶辟崖建寺,远远望去,真有“仙山琼阁”之感。因之,云峰山长期以来是腾冲胜景之一。云峰山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山腰上环绕着缥缈的云雾,整座山峰宛如若隐若现的人间仙景。登上云峰之颠,无论观日、观云、观山,都会令人心神摇荡,领略到那种“飘然欲仙”的奇妙感觉。

风景介绍

云峰山脚,村落密布,竹树茂密。路旁菜园,多用竹篱围栅,村前秧田水满,如一片片明镜镶嵌在绿野之中,颇具傣寨水乡风味。沿山脚行约三四里云峰奇景便呈现在眼前:左面的山头,巨石累累,山顶有一石舌伸出,状如鹦鹉,欲飞扑而下;正前方,云峰陡起,如笔挺立,绝顶寺观雄踞,寺周犹如仙人掌般的巨石拱卫,使寺观俨如古代坚固的城堡。 路由狭窄的山脊而上,险奇陡峻,两旁为深渊,翠涛沉雾,莫穷底细,探头俯视,令人心惊胆寒。仰望“云梯悬绝壁,石脊垂苍龙。缥缈飞楼观,疑与上界通”。

行约半里,路右旁有一奇特巨石,犹如巨柱倚崖,长达七八十米,直径约五六米,其硕大雄伟的身躯,在云南风景名胜中实为仅见,堪称“滇南第一石”。远观,似较为规整的贺形石柱,细看,它的身上间布苔藓、灌木、野生花卉,益增其古朴秀雅。如果下到箐里观察,还会发现它的底部紧紧与山崖相连,它原来就是山崖的一部分,只是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溶解、切割,才形成如此奇观。由此再上不远,路旁有井,井旁刻字明示:“天生井”。近旁,见水从岩中渗,涓涓细流汇为小池,泉水清洌;而“井”,系依崖凿成,长约4米,约2米。看来,水虽天生,井为人凿,名实之间, 尚有距离。 游人爱在此略为驻足,喝水歇息,有的还将金属钱币轻轻置于水面,看它曲折宛转漂荡而下池底。井旁十数米,路稍平, 是为云峰第三折。 这里原有龙王庙,现已无存。

由“天生井”往上,全是石级层叠。扶链沿梯上攀,在一个拐弯处半崖上有“步涌南天”、“仙山有景”等石刻,再转上八九十级,路对面的岩壁上有丙寅年题刻的“大有佳处”四个斗大的字。再上数十级,至山门,曾有李映乙题联云:

边远此奇观,直上天梯,收来群山万壑;

登临无限意,欲穷险地,难忘九隘八关。

登临胜景,不忘边陲建设,其胸襟怀抱,颇能启迪后人。自山脚小村至此,全程约十六七里,下段90%为沿山土路,在土质滑腻处,间有木磴、石磴; 上段则全就崖石凿级为梯。 前人说:“云梯三折惊行险,石磴千寻放步难。”此言确是。

入天门,进寺。前为吕祖殿,正殿为玉皇殿,后为老君殿。吕祖殿前有联云:“我来天外无双寺,此是人间第一峰。”玉皇殿前有小泉,人呼为“圣水”。柱上悬联颇多。老君殿后,群山如涛,但属风口,虽值五月,犹寒风嘶嘶,侵人肌肤,难以久留。整座道观,屹立峰顶,极为雄奇,但由于地点狭小,运送建筑材料不易,故房屋不甚高大。照当年徐霞客的观察,其顶“东西长五丈,南北阔半之,中盖玉皇阁,前三楹奉有白衣大士,后三楹奉三教圣人”,“南北夹阁为侧楼,半悬空中”,“北祠真武”,“南祠山神”。看来,仿天的寺观基本沿袭350多年前的布局、 规模。寺辟于何时,史无确载。据徐霞客所说,“皆川僧法界所营构”,至他上山时, “不及五年”,那么,至迟,此寺在明崇祯七年(1634年)就已建立。 由于寺观建在海拔2 445米高峰上,极易受到雷电的袭击,加上避雷装置不善,寺宇屡修屡毁。1940年,又遭到侵华日军的糟踏。抗战胜利后又重建。前些年几近荒废,近年来,当地寺僧和群众又加以复修。

伫立寺前,视野宽阔,气象万千。晴天,山前坝子中铺金镶玉;左右群山拱揖,如来朝拜;雨天,云遮雾罩,雷电轰鸣,如在寺顶爆炸,有时还会“殿中雷火滚来团”,使人惊心动魄。早晨,白云填满了深深的山谷,群峰若浮,似在缥缈有无间;其境清幽,只闻白云深处鸟声千晨,宛转欢歌;月夜,仰观星斗,近在咫尺,猿啼虎吼,松风涛语,使人顿感天地之辽阔,宇宙之无穷。当年徐霞客“爱其幽峻”,曾在这里小住,观美景,采“木胆”,并“留二诗于山”。可惜,他的诗篇未留存下来。

云峰山,唯有众口惊叹的“三折云梯”摇摇晃晃隐隐露录辟面高悬。2700余级穿云石蹬,皆斧凿于峭壁危崖,依山顺势,把人引向海拔2448米的风光无限之处。在近峰顶的一处蟪岩上凿有四十三级近乎垂直的石梯,游人需扶着两旁的铁链才能拾级而上。当年徐霞客至此,曾闻“猿声千百,唱和其间”。如今猿声已杳,“唱和其间”的便只有因恐惧或刺激而失声惊叫的游人了——好在延梯设有助攀链,可保有惊无险。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