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广溪湿地

别名
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3小时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国家级(2012年第十二批)
湿地级别
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金石路352号

景点景观

石塘廊桥

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石塘廊桥,是东蠡湖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是全市最长的、反映蠡湖历史文化的、具有江南特色的廊桥。连接湿地公园两端,一面靠笔架山,横跨长广溪,天气晴朗时可望见蠡湖摩天轮和市区。石塘桥长2里,全由黄石筑成,内填塘屑。宋时堤上建有3座桥(广济桥、保庆桥、惠安桥)。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莫天佑毁桥塞湖,来抵御明兵,溪壅成患,后复建一座桥,名广济桥(现称石塘桥,已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桥两旁留有涵洞,以分水流。这条石堤虽不是为圩区防洪而筑,但其在无锡历史上,颇有盛名。 

湿地科普馆

长广溪湿地科普馆坐落在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300米试验段内,是无锡市第一个湿地科普教育基地,展馆建筑面积 400平方米。其通过湿地知识的展示和寓教于乐的互动,提高观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长广溪湿地科普馆现有2个展厅,展板100多块、模型15件,穿插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有非接触式多媒体互动游戏、湿地科普知识竞答、湿地科普知识电视片宣传等。第一展厅主要展示湿地科普常识、中国湿地类型模型、电子视屏演示系统、互动多媒体投影、湿地动植物标本等。第二展厅主要展示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300米试验段)规划、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长广溪湿地四大净化地面水水质的原理以及模型。

雕塑园

雕塑园镶嵌在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东北方,取名“五里天堂”,寓意人与自然并存共荣。雕塑园由上海同济大学林家阳艺术原创工作室主持筹划。雕塑以中国文化的内涵为灵魂,融合西方现代雕塑手法,具有形式空间构成的美感,兼有欣赏与互动的功能,彰显人与自然的心灵亲密。“五里天堂”雕塑园中有许多雕塑作品,大型的鲤鱼钢塑、鱼虾水草砖雕、荷花塑雕、多种动物瓷模、体育竞技雕塑等等。

实用信息

交通路线

①火车站-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77路从火车站上车到长广溪桥下;

②鼋头渚-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160路/9路从宝界村上车到慈济环保教育基地下;

③三国城-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82路三国城上车到唐城转160路到慈济环保教育基地下;

④江南大学-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学校西门出去走10分钟便到。

地理环境

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西南岸石塘桥堍。西依军嶂山,东邻大学城,北连蠡湖,南靠太湖,依山傍湖。位于北纬31°50′,东经120°27′。面积约260公顷。

历史沿革

长广溪原为江南的自然小河,相传公元245年,孙权派典农校尉陈勋屯兵3万开挖疏浚长广溪。陈勋开通长广溪后,后人接连沟通岸路,使之成为贯穿大浮、雪浪、东洚、南泉4个乡的河流。长广溪及周边地区有许多古桥、古井、古村落等,更有历代名人为长广溪留下的大量赞颂诗词和民间故事。20世纪50年代以前,长广溪基本呈现原生自然状态,呈现典型的环太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五里湖与贡湖通过长广溪进行水体交换,具有江南水乡中“水乡泽国、“水鸟天堂”的湿地自然风貌。20世纪80年代初因围湖造田、人口增加、工业发展、水面缩小等原因,生态功能有所降低。2002年,长广溪及其两侧地区被划定为生态用地,定性为湿地生态公园。 

无锡长广溪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于2008年11月奠基开工,工程范围内共种植各类植物品种达260种,累计总投资6亿元。一期建成的300米湿地公园示范段位于石塘桥以南,长广溪大桥以北,山水东路以东,金石路以西的范围内,占地约5.6公顷。园内通过采用雨水净化及洪水防治的示范措施以达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持地区生态平衡。同时通过建设水生动植物生态栖息地示范区、自然教育基地、旅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旅游休憩、科普学习的场所。一期工程作为示范段为整个长广溪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和工程实践经验。

2011年9月启动了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其区域北接长广溪公园一期,南通太湖,东到蠡湖大道,西至缘溪道,南北向长约4500米,占地面积约416公顷,工程总投资估算约30.7亿元。二期主要将实施对该区域的绿化建设、河道清淤、驳岸修整、水生植物培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建成后与太湖新城中央湿地、蠡湖带状绿地以及环太湖生态林带共同构成太湖新城“三纵一横”的生态格局。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江苏工具箱
无锡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