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

别名
徐州邳州市淮海战役碾庄战斗纪念馆
建议游玩时间
1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3A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碾庄镇

历史背景

从1948年的11月6日开始,围绕着军事重镇徐州,国共两党展开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血战。双方投入兵力空前,共产党60万对国民党80万。关于这场大战,国民党的历史教材上称为“徐蚌会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科书上则称为“淮海战役”。但战争的结果却只有一个:淮海战役,中国共产党大获全胜,60万战胜了80万。

淮海战役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战场在邳州碾庄。淮海战役的胜利,碾庄一役功不可没。碾庄圩战斗发生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8年11月22日,历时17天。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一次大规模围歼战,共歼敌17.8万人。此场战斗,华东野战军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全歼黄百韬兵团,让南京政府遭遇了“滑铁卢”,为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走向了转折点。

主要展览

纪念碑

碑高18.5米,碑身正面是刘少奇同志题写的四个鎏金大字“浩气长存”,左面是刘伯承同志的题词“淮海战役先烈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右面是陈毅同志的题词“淮海战役牺牲将士永垂不朽”,背面是邳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碑体四面上方各镶一枚红色五角星,碑座四周分别镌刻着支前、战斗、冲锋、胜利等四幅浮雕。纪念馆南部的一片松柏丛林之中,有36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两座大墓以一条甬道为轴,东西对称排列,分别安葬着512名有名烈士。甬道北首上位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纪念墓。粟裕将军临终前有遗愿,骨灰撒放到曾经战斗过的三个地方,碾庄便是其中之一。甬道南首正对将军墓的是一座无名烈士公墓。林区西面是无名烈士纪念林。

碑林

纪念碑广场东侧林荫路上排列着百米碑林,碑上镌刻着老一辈革命家、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将士等著名人物的题词。

陈列馆

纪念碑西北面有一座精致的院落,便是纪念馆的展室。“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为张爱萍将军题写。

黄百韬指挥部旧址

走进碾庄圩,可以看到两条护圩河,护圩河和护圩墙一样,是旧社会用来保护村庄安全的防御体系。碾庄圩战斗打响,它又被国民党部队借用,妄图阻止解放军进攻。再向前走一里路,可见一栋青砖小瓦的老房子,原来是山西人所开的一家烧酒厂,后来被黄百韬用做了指挥部。1948年11月9日,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从南门进驻碾庄,同时占领了周围52个村庄。兵团司令黄百韬,就在这间屋子里指挥国民党部队负隅顽抗,最后落得个兵败身亡。历史灰飞烟灭,只有院中一口不知年代的水井,房间里的电话机和发报机,还可以让人遥想当年的场景。

黄百韬被击毙处

碾庄圩向北五华里的尤湖村,是黄百韬被流弹击中毙命的地方。当年的芦苇塘如今已经变成农田,田边的村路上立着一块碑,上面刻着一行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击中黄百韬遗址。黄百韬的毙命,是敌军大势已去,我军英勇追击的结果。但在当地民间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黄中将小名叫黄豆,他被困的地方叫碾庄,毙命的地方叫尤湖,谐音恰巧叫作“油壶”。“豆”过“碾”而入油壶,只能是一个“死”字。

南门战场 歼灭战给碾庄留下许多战争痕迹,一些房屋的墙壁和树木上,至今仍然留下许多弹洞。那场惨烈的大战在碾庄打了17天,我军牺牲将士6700多人,消灭了黄百韬兵团的17.8万兵马。直到现在,许多人家建房子挖地基,盖蔬菜大棚挖地沟,还能挖出一些生锈的枪弹残片。

馆区展示

为了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为了纪念那场烽火硝烟的战争,展室设置了碾庄圩歼灭战纪实展,以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画面,真实地再现了碾庄圩战斗的全景。

纪实展名为“浴血碾庄”,开篇序言中写道: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投入人力、兵力最多的一次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为渡江战役、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碾庄圩战斗的胜利,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一次铺底之战、基础之战、关键之战。

碾庄圩战斗,是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于1948年11月6日至22日,对国民党第七兵团进行围歼的战斗。在碾庄圩战斗中,华东野战军步步为营、浴血奋战;中原野战军出奇制胜,攻克宿县,切断了徐州与蚌埠之敌的联系;第三绥靖区三个半师的起义,粉碎了邱清泉、李弥两兵团的东援;人民群众的奋力支前,解除了部队的后顾之忧。此阶段,全歼了敌军第七兵团十七万八千余人,击毙了第七兵团中将司令黄百韬,解放了徐州以东广大地区,为淮海战役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纪实展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战略决策,讲述淮海战役的决策背景及方针制定过程。

第二部分是围歼分割,讲述具体作战方针及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部分战役经过。

第三部分是浴血碾庄。黄百韬于11月9日驻进了碾庄。粟裕抓住战机,迅速调整兵力,华野第4、6、8、9、13纵队,由王建安指挥,华野副政委谭震林协助,合力围歼黄百韬兵团。

华东野战军形成对黄百韬的包围之后,蒋介石方才意识到我军有先吃掉第七兵团之意图。便命令徐州“剿总”集中4个半军,并配属飞机、坦克、重炮,组成东进兵团,妄图解黄百韬之围。对此,华野采取了正面阻击和侧翼突击相结合的打法,使敌东援连攻10日,前进尚不到20公里。从而保障了华野东线部队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胜利进行。

其中一幅画面表现的是黄百韬尤湖中弹的场景。11月27日晚7点,黄伯韬与25军副军长杨廷宴、副官李文正和三个参谋换上士兵服装,准备外逃。当时已分不清东西南北,只向没有枪声的地方跑。到了尤湖村一片芦苇塘前,黄百韬被流弹击中身亡。

第四部分是人民支前。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60万部队歼灭国民党80万部队,这似乎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破译这个神话的关键,就是在60万解放军的身后,还有220万支前大军。第一阶段的战斗在碾庄地区展开,邳州人民以东道主的身份,既要修桥铺路,抬担架,当向导,还要建立民站,接待远道而来的200万支前民工,保证他们的吃住行。浩瀚的人民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的首例。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江苏工具箱
徐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