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故里

别名
巩义市杜甫故里,河南杜甫故里
开放时间
08:00~18:3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4A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

基本介绍

巩义是诗圣杜甫的故乡,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诗人高尚的性情,诗人在长大后的颠沛生活之中还写下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深情。景区内有一栋长120米,宽2.5米的长廊,俗称“百米长廊”,又叫“诗圣碑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题。廊内容纳石碑百余通,内容大都为杜诗,汇聚国内外著名书画家的墨宝,真、草、隶、篆古今书法各具特色,其书法艺术精湛、结构严谨、雄深苍浑、骨气洞达、爽爽有神、挥洒自如、浓淡有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堪称一绝。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专家、学者怀着崇敬心情前来拜谒诗圣者,无不留言题字,写下无数赞歌。诗圣杜甫长眠在这里,一声声杜诗吟颂,一阵阵称风长啸,人民将永远怀念他。杜甫故里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诗歌展区依托高科技手段,系统介绍了杜甫的诗歌成就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卓越地位,并生动地展现了一代诗圣的心路历程;诗人展区由杜公祠开始,途经瞻雪阁—诞生窑—上院—壮游园—三友堂—怀乡苑—万汇园,以“来自这片土地,又回归这片土地”为主题,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杜甫。

景点景观

杜甫纪念馆

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靠笔架山,前临界泗河,杜甫生于此,并在此度过少年时代。尽管他在故乡的时间不长,但是一生中始终怀念着家乡,给我们留下了怀乡的著名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眷恋。清雍正五年,河南府尹张汉重修并立“诗圣故里碑”一通,乾隆、同治及民国年间又多次立碑。杜甫故居坐东向西,现在宅院长20米,宽10米,院内有东西向瓦房3间,硬山式灰瓦顶,东侧有房2间,北侧有一窑洞,洞口为砖砌墙壁。洞高3米,宽2米,深20米。院内西墙上嵌清代张议草书“诗圣故里”碑一通,为“唐工部杜文贞公碑记”。

杜甫陵园

杜甫陵园位于河南巩义市老城西北约6公里康店乡康店村西的邙岭上。陵园占地34亩,座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整个陵园种植花木3000余株,奇花异草点缀、绿树成荫、松柏辉映,巍伟庄重,各种设施具有园林建筑风格,墓地坐北面南,东西并排3个土冢,西为杜甫墓,向东依次为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墓冢呈漏斗状,高约10米,墓周长约72米。1980年春,在冢上和四周遍植冬青和柏树,冬夏苍翠。冢前有石碑两通,高约2米。前碑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后碑“杜少陵墓”。

杜甫墓

唐大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阳,次年四月病故。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在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遂葬于此。其墓周围有石栏杆,占地一百平方米,墓为圆形,高约12米,底径5米。墓碑刻“唐工部杜公之墓”,后署“宋景定癸亥年县令王禾立石”。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的墓坐北朝南,据占卜的人说,这是一块上好的风水地。杜甫墓1983年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墓地呈圆形,墓顶为麻石结构,墓围是由红麻石砌成。走到墓前就会看见醒目的三块大青石碑,中间这块刻着“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右边刻着“光绪九年癸未冬十月吉日”,左边刻着“署平江县事武陵县知县李宗莲题”。杜甫的墓也象杜甫的生平一样历尽坷坎。“文革”中,杜甫墓遭到了局部的破坏,封土堆的东角被挖开,露出了墓室。经文物工作者鉴定。墓室为券拱式双层砖墙,平铺横砌,楔形砖起券,属唐代风格。并从墓室里取出石灯两件,糯米泥敷柳藤球三个,球内藏腐烂帛绢,上面似有黑迹,也许是杜甫当年的手迹。1982年,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进行了修复。今日的杜甫墓是用坚厚石块砌成,面积1丈见方﹑高5尺﹑在周围用石块护砌。墓碑换成了高1丈,宽2尺有余的青石,墓的旁边附有石板,并镶以石柱,显得非常庄重。

杜公祠

位于耒阳北城区耒阳一中内。唐大历三年,杜甫下峡于荆南,沂沅湘以登衡山。大历五年继向郴州探亲,因耒水暴涨遇阻,寓居耒邑,耒阳聂令礼为上宾。是年,甫染疫身故,聂令治葬筑墓,背经向南,墓周砌石栏,正面有南宋石刻横贴“有唐工部杜公之墓”。唐天佑四年(907)环墓建杜公祠,背北面南,四合院式封山楼房,土木结构。正中主殿设杜甫擅香木雕像,东、西廊房10数间,供祭祀守墓用。宋代假杜公祠设杜陵书院。1940年,重修杜甫墓,立省主席薛岳重修杜工部墓石碑于墓前。1956年7月墓祠定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耒阳一中建校,将祠主殿拆除,仅后栋西廊房及清人彭而述残碑。1996年,市政府对墓及下残房进行了维修。

瞻雪阁

瞻雪阁主要看点是杜甫故里模型,根据明清时期的文献记载,杜甫故里由前街、下院临街房、上院住宅房、花园读书院等几部分组成。杜甫故里模型正是依据明清时期记载制作。

笔架山

笔架山三峰并立,形状酷似古代文人墨客所用的笔架,故名笔架山。当初的笔架山酷似高山的"山"字,中峰非常突出,明显高于两边。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巨变,笔架山已失去原有的雄伟和壮观,在笔架山山后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圆形土坑,一年四季土壤非常湿润,传说是杜甫当年墨砚作诗的砚台池。

诞生窑

笔架山下就是杜甫诞生的地方—杜甫诞生窑,窑高3.5米,宽3.3米,两段共深16.7米,后世居住者为了适应地质的变化,将窑洞上剔下垫,至今墙壁上仍能看出剔垫的痕迹。1962年成立杜甫故里纪念馆,郭沫若亲书“杜甫诞生窖”和“杜甫故里纪念馆”。

上院

上院坐东向西,为前庭后院形式,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郭黛姮教授设计的。力图恢复杜甫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院前有杜甫爬上枣树打枣的雕塑。

壮游园

壮游园记录了杜甫的吴越、齐赵、梁宋三次壮游,其中杜甫和李白的雕塑,更是记录了两大诗人的友谊。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夏季:08:00—18:30(17:30停售门票)

冬季:08:00—17:30(16:30停售门票)

交通指南

公交线路:

1.在巩义汽车站乘坐1路公交车到站街镇政府站下车向北走300米即达到景区;

2.在巩义汽车站或火车站乘坐12路公交车到杜甫故里站下车可直接到达景区;

自驾线路:

从巩义到新兴路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80米,右转;行驶30米,左转进入政通路;沿政通路行驶230米,左转进入紫荆路;沿紫荆路行驶870米,右转进入新兴路;沿新兴路行驶1.6公里,左转进入S237;沿S237行驶3.3公里,右转;继续沿S237行驶140米,左前方转弯;继续沿S237行驶550米,右转;行驶80米,左前方转弯;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在道路左侧)。

人物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后来,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河南工具箱
郑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