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天宫

所在地/隶属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老街

基本介绍

以下内容转载自邵德龙《乌当协天宫》一文:

协天宫北侧厢房内墙,下嵌有石碑刻七块,其中,横卧式二块,立式五块,记载乌当开场事,塑财神像,重修协天宫等。青石方形,碑文竖向楷书,阴刻六块,草书一块。石碑刻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

一是记乌当里场事两块:“永垂万古”碑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八月,高1.7米,宽0.63米,共计880字,记乌当里开场事。“玉石生灵”碑,立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高1.7米,宽0.65米,共计1600字,字迹不清,记乌当里场坝事。

二是记塑财神像和重建堂厅事两块:塑财神像碑,立于嘉庆六年(1801),高0.95米,宽2米,首题“牛王财神二金像新塑暨桩造神龛碑叙”,共计1400字。重建堂厅碑,立于嘉庆七年(1802),高0.85米,宽1.45米,碑文草书阴刻,共计820字。

三是记重修协天宫事三块:“永垂示谕”碑,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二十四日,高1.6米,宽0.8米,共计520字,记重修协天宫事。“垂前遗后”碑,无时间、落款,高1.58米,宽0.85米,共1470字,记协天宫遗留各地田土地名。“善与人同”碑,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高1.62米,宽0.8米,首题“今将抽收各项人出入数目列于左”。

几块石碑记录了重修塑像、重建协天宫等重大事件,距今最少也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景点景观

协天宫由大殿、戏楼、南北二层楼厢房组成封闭的四合院建筑群,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45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协天宫大殿属于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混合式硬山顶青瓦屋面,庄严肃穆,内供奉关帝、观音等神灵。大殿的两侧有走廊通向书房和厨房,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群。协天宫戏楼与青岩古镇万寿宫是贵阳市保存较完整的两处古戏楼,协天宫戏楼的独特之处在于戏楼不分前后台,它面朝大殿,两侧厢房二层有走廊相连,形成封闭的四合院,在四合院中央可以举办有数百人参加的中型堂会。在戏楼的另一侧,面朝乌当场坝,有活动的窗户,如果遇到大型的祭祀演出,卸下窗户就可以面对广场而变成前台,这种两面都能演出的戏楼在国内少见,形成了贵州独特的戏楼文化。

历史沿革

乌当协天宫前乌当场自乾隆十七年(1772)八月开场以来,至今已236年,赶甲子卯兔、酉鸡,六天一场,乌当民众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乌当协天宫还是行政活动地,1940年贵阳县乌当区署,1941年贵筑县乌当区署,1950年贵筑县乌当区公所,1955年贵阳市郊区乌当区人委。1949年11月27日乌当赶场天,在场坝召开了庆祝解放大会,1958年8月23日贵州省第一个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召开成立大会,1991年召开东风镇文化站成立大会。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四川工具箱
南充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