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花园

所在地/隶属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70号

景点景观

石家花园是一处比较典型的中西式结合,集书法、石刻、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园林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正屋、佣人房、地下石屋三部分,总建筑面积1912平方米。正屋建筑面积1162平方米,是一中西合壁式楼房,两楼一底,砖木结构。屋顶是中国古典式的大屋顶,文革期间,由于大屋顶维修不便被拆除。房屋建筑的主体外观为典型的西式洋房。屋内房间高大宽敞,四面开窗,房内有通顶壁炉,门窗采用彩色雕花玻璃装饰。

屋前的大院约600平方米,院的北边有一人造假山,全用钟乳石拼砌而成,东西长14米,南北宽3米,高3米,假山顶上种植有三棵黄桷树,黄桷树的根须与钟乳石缠绕在一块,紧紧的抱往假山,使假山数十年后的今天都未见裂隙。假山里有个人工钟乳石洞,洞口在中央,面南而开。洞内有圆形石桌、石凳,左右洞内各有一张石床,门的两侧各有一圆形窗口,洞内采光良好,游人入内可直立行走。距洞口2米处是一长约7米,宽约2.5米的大型钟乳石雕塑盆景池,雕有石雕长龙和《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的全景场面。

地下石屋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建在院坝底下,供藏书作画之用。石家花园的精髓正是在地下的石屋。

从正屋一楼内通道左侧有二十四级石梯通往地下石屋,通道的石壁上有《别是人间一洞天》(曾吉芝题)、《深廊》。通过通道进入平房,顶有通风采光口以及通光小石窗。平房有三间,第一间石床正中刻《福地洞天》、两边《曲径通幽处、石室藏古篇》、石床右《旧书不厌百回读、佳客来时一庄倾》左《此处正安吟塌》(张静涛题)。

中间一间的正中石壁上方刻有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总理遗嘱。下面有一石案长2米多,雕刻精美、不俗。靠门左右各一半圆雕花石桌。屋顶吊灯及顶墙角墙顶边均有造型各异的雕塑。门柱、门额上均刻有名人诗词题刻。

正门联为张静涛先生所题,石床2幅和正门联均张老题。张静涛(1900~1974),号石猗外史、古痴翁,斋名海冰楼。曾为吴昌硕门人,原西南美专教授,著名金石家、书画家。三十年代西冷印社即为其出版二本柯罗版画谱《静涛画谱》、《张问雪墨妙》,名载当时的《名古书画录》与谭组云,任伯年等同录其中。

门头上有五蝙蝠雕刻,寓意五福(谐音)临门(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整个石屋高雅脱俗,我只在这个雕工绝美的门头看到了一丝石翁的商人气息。

雕花石风窗图案各异绝无雷同,但却协调不失对称之美。石屋沿设计精美巧妙。门外左右各一壁,均刻字联。

历史沿革

1931年,石荣廷在石门地区买下了江家堰(即盘溪河)及周围的田土,开始修建一幢中西合璧的楼房和庭院,取名“培园”或“盘石书屋”。但当地人都习称为石家别墅。鼎盛时期的石家花园占地很广,现在的东方港湾、石门小学至嘉陵江畔一带,当年都是花园的范围。石荣廷交际甚广,性格直爽。庭院建成后,常常是宾客满座。很多社会名流,文人墨客都曾光顾过他的花园。如齐白石、于右任、翁文灏、郭沫若、张大千、徐悲鸿夫妇等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1937年抗战爆发,徐悲鸿随南京中央大学迁到了重庆沙坪坝的松林坡校舍,出任艺术系教授。在1942年到1946年间,徐悲鸿受到石荣廷的邀请,借住在石家花园内的一栋砖房内。在石家花园里,徐悲鸿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巴人汲水图》、《巴人贫妇》、《壮士图》、《庭院》、《群马》、《六马图》等佳作均创作于此。

解放后为石门派出所。1986年5月,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广西工具箱
贺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