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寺塔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六批(宋)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

景区简介

武陵寺塔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1年),塔高30米,为中国至高铁塔。武陵寺塔身高27.5米,直径6米,周长21米,七层八楼,第砖质木式结构。重檐楼阁式,层层有斗拱飞檐,角有风铃,楼门有圆有方,外有平座栏杆,所雕图案各异。塔身内为两米见方天井,木质楼梯旋绕直达塔顶。隔层拱门相对,出拱门凭栏可以俯瞰四面山色。

武陵农场座落在大甲溪上溪七家湾溪畔,地处深山,被誉为世外桃源。这里山环水绕,林木苍幽,沿溪设有亭台,百福千祥、万寿、亿年四座小桥,匠心独具,徘徊其间,意味无穷。

距农场4.5公里的桃山山腰,有一个雄伟壮观的大瀑布--桃山瀑布,瀑长达200米,像一条白练自空而降,水汽弥漫谷底,如烟如雾,终日不散,声响如雷,又名“烟声瀑布”,是台湾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在武陵农场,春季观花,夏季避暑,秋季尝果,冬季赏雪,是四季皆宜的休闲佳场所。台中县还有清水紫云岩、石头公园、萧家花园、石冈小坝、五福临门神木、万佛寺等多处古胜古迹,均奇景纷呈,令人神往。

历史记载

旧县志载,该塔为后魏平阳王熙所建,约在北魏天兴年间(398-404年)距今1500多年,据清嘉庆元年(1796年) 《永寿县志蒋志余》记载,该塔由于关中地震曾于明泰昌元年(1620年)修葺一次,民国十九年(1930年)陕西再次大地震,塔顶震毁,塔身向东北倾斜。

1983年,省文物主管部门拨款维修,清理出塔门,建成四方塔院,并建古建房三间,供看管人员使用。拆除塔顶残砖时发现宋神宗“熙宁重宝”铜钱一枚,同时发现书有“大观元年五月重”字砖一块,陕西省文物管理局认定为北宋塔。究竟是重修,还是重建,无可辨认,初建塔年代很可能推前。

1981年,该塔被定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塔周围曾有残砖断瓦,石佛像出土,塔下有清道光年间重修武陵寺石碑一道。至塔修葺后,馆内派专人看管至今。通往塔院的土路已修通,可驱车山顶,塔周围几次造林绿化,草木植被较好。

主要景点

昭仁寺大雄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150公里处长武县城东街。昭仁寺是唐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浅水原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立的寺院。现存大雄宝殿,砖木结构,殿内无柱无梁,采用八卦悬顶式,由四周的九梁十八担架叠拱起,符合力学原理,民间称为“一担挑八角”。殿前有唐代“豳州昭仁寺碑”,高3.65米,碑文40行,每行84字,共计3500余字,主要记述浅水原大战死难将士事迹。

乾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乾县乾陵乡梁山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李治在位期间(649~683),懦弱无威,执政不力。655年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因晚年多病,委政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登上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女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政权。在位期间开创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士;令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可自行荐举;修姓氏录,规定五品官都可升入士流。曾贬逐元老,任用酷吏,屡兴大狱,宗室、朝臣被牵连冤杀者不少。晚年豪奢专断,颇多弊政。705年中宗复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当年冬天,武则天死于洛阳,合葬乾陵。乾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方圆40公里。乾陵保存比较完整,地面有石狮、石马、石人等大型石雕113件,制作精细,姿态生动,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代表。在朱雀门外东西两边有两通巨碑,左为述圣纪碑,史称7节碑,右为无字碑,金代有用女真文所刻记游文字。两碑之北有61个番酋石像。有陪葬墓17座,已发掘的有5座,它们是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中书令薛元超墓、右卫将军李谨行墓。在永泰公主墓地,设立了乾陵博物馆,在懿德太子墓地设立了懿德墓博物馆。

顺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东北20公里处渭城区底张镇韩家村。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杨氏死于咸亨元年(670),先以王礼安葬。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遂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改墓称陵。方锥形陵丘高12.6米,底部周长186米。陵园有内城和外城。外城东西横距866米,南北纵距1246米,内城周长1196米。内城也叫皇城,为方形,四角夯土墙仍很明显。外城系改为陵后扩建,现有石人13件,石羊1尊,石坐狮1对、莲花座1件,华表顶1件,石础1对,石走狮1对,天禄1对。走狮和天禄是顺陵石刻中的精品。石走狮体积巨大,造型雄伟,呈阔步缓行姿态,气势磅礴,威武有力。天禄(又名独角兽)头似鹿,身似牛,有双翅,翅上雕有美丽的卷云花纹,足为马蹄,尾垂与石座相连。还有《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 ,系武三思撰文,相王李旦(即唐睿宗)书丹,全文4000余字,其中有武则天造字16个。该碑原来高大雄伟,明嘉靖乙卯年(1555)关中大地震时断为多节,保存至今的只有9块,现藏于咸阳博物馆。

景区美食

浆面条

浆面条(也叫酸面条,其原因是发酵后的浆酸味十足)重要的就是打浆了,浆常用的是绿豆浆和面浆(其他有红薯浆等,这必须得等到季节才有),而好吃的绿豆浆,家庭常用的是面浆。做浆过程其实就是发酵,放入发酵物,充入适量的水,放入少许曲,然后放置24-48个小时,等发酵物溶解或者浆味很醇厚的时候就可以用了。面条是普通的面条,当然有讲究的非手工面不吃的。煮面条的水中必须调和稠稠的面汤,然后放入适量的浆,多少以个人口味定夺,喜酸的就多放一些了。然后等面汤滚了后,放入面条煮,等面条8成熟时要放入事先炒好的配菜,比如小白菜、青菜等等,不要炒的太熟了,也不要放入锅中太早,否则等面条熟了就没有菜的味道了。煮面不需要太长时间,大概15分钟也就好了。起锅前要放入盐、拍碎的大蒜、葱花(喜欢吃韭菜的也可放入少量)、花椒粉少许、还有关键的味精。这道饭千万别放酱油,破坏颜色。还要放入调制好咸花生豆(可夹杂一些青豆)和芹菜段(用热水过一次,去掉涩味就可以了)。

胡辣汤

胡辣汤是洛阳小吃系列中的一绝。它源于清代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之后花样不断翻新。至今你若行走在洛阳大街小巷口,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以大众化的品位和低廉的价格,始终成为人们早餐时的首选。先将红薯粉条和切碎的肥猪肉放入铁锅里炖,同时加入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干姜、桂仔、面筋泡等。待八成熟后勾入适量精粉,注意搅拌。然后兑入配好的调料及花椒、胡椒、茴香、精盐和酱油,略加食糖少许,一锅色香味俱佳的胡辣汤就做成了。胡辣汤无冬夏之分,四季皆宜,其味美可口,深得人们的青睐。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