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寺石窟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六批(明)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玉峡关乡背泉村

简介

金灯寺石窟(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

地址:平顺县杏城镇背泉村东的林虑山巅

原名宝岩寺。石窟开凿于山巅自然形成的石凹内。开凿年代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止,历时60余年。石窟和建筑坐北朝南,依崖布列,现存七进院,洞窟14个,佛龛37个,摩崖造像500余尊。木构建筑有延寿殿、关公殿、丈八佛殿等34间,寺内保存历代碑、碣20余通。

金灯寺石窟在山西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与河南林县交界的林虑山巅。四外群山起伏,山坡树稀草薄。全年有三个季节在云雾之中,初名宝岩寺,后因萤光夜飞入寺,改称今名。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平面东西构成长条五进院落,建筑有关帝庙,钟鼓楼,聚仙楼等,最后有大佛殿三间。山腰北崖凿有大小十四个洞窟,其中大的称水陆殿。又名水罗殿,面积约125平方米,上置平顶,下面池沼晶莹,泉水从西北石隙中涌出,清澈见底。沼上凿有田字石堤桥,游人可沿桥观赏。摩崖上雕有规格大小相等的千佛。窟的外檐就山崖凿作,建成殿堂,中心辟门,方形檐柱上横施“额枋”

布局错落有致,雕刻十分优美。寺内有明代石碑多通,说明石窟是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先后开凿。明间扇面墙前后均有高出水面约50厘米的长方形佛台,正面并坐三佛像,背面倒坐三大士像。后面佛台上亦并坐三佛。前槽为八角形金柱,宝装莲瓣柱础。窟顶有精美的佛龛和主形藻井,藻井四周雕造佛像。四壁浮雕水陆画,上部周围亦雕佛、菩萨、罗汉等像,仪态灵活多样。第五进院中第十二窟规模较小,浮雕文殊菩萨故事。其余洞窟凿弥勒、伽蓝、千佛、观音、罗汉、太山神等,神态各异,别具风格。

建筑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顺背泉村东4千米隆虑山腰,一进七院,始凿于北周(557——581年),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1506——1620年)扩建,共有大小石窟17个,雕像281尊,浮雕像1200余尊。 雕像高3.1——0.3米,浮雕像高20——15厘米。大洞窟为水陆殿,面积约125平方米,窟内地面凿为池沼,水清见底,不盈不涸,沼上架“田”字石桥,佛台和藻井四周立雕石佛30余尊,浮雕壁画79幅。寺院内有关帝殿、钟鼓楼、丈八佛殿、延寿殿、聚仙楼等木构建筑20余间,明、清碑碣40余通。寺外有千佛塔等石塔46座。金灯寺建筑群,现存殿堂多具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由于北依陡崖,南临深谷,为山势所限,建成由东而西七个院落,各院均有殿堂,自成一体,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佛殿、关帝殿、聚仙楼、地藏阁等,历代屡遭兵变之毁,现存殿宇30余间。由于该寺院地处僻壤,交通不便,并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建筑比较简陋,甚至可以说是粗糙。它的建筑材料多就地采掘,安装也不十分规范,同那些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的建筑相比,它更显几分古老与凝重。金灯寺建筑突出了石窟的开凿,现存大小25个洞窟,依山开凿,多为南向,明嘉靖、万历年间开凿数量较多。窟之外沿就山崖凿作,建成的殿堂中心辟门,方形檐柱上横施额枋。金灯寺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尾声。寺内殿堂石窟、摩崖造像、碑碣、石塔应有尽有,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水陆殿石窟规模大,保存也较完好。

水陆殿

水陆殿又称水罗殿,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凿造,坐北向南,外檐雕凿方形檐柱,中辟长方形窟门。殿前立有几通石碑,因字迹风化,难以辨认。拾级而上进入洞窟,可以看出它的面积约有20余平方米,上置平顶天花,雕方形藻井,下为清莹的池水,殿内何来水的源头。原来是清澈的泉水常年从西北角石隙中涌出汇集而成。池上凿有田字形石桥,连接左右壁、窟门及扇面墙前后约50厘米宽的台阶,我们可以沿着这座石桥到殿内各处参观。您看,正中间为高出水面约60厘米的长方形佛台,佛台中央有扇面墙,三尊高约3米的佛像结跏趺座(盘腿打坐)于莲花宝座上,佛体匀称,神态慈祥,背面倒座三大士像,扇面墙后亦并坐三佛,由于布局灵活,使殿内佛像多而不乱。前槽为八角形金柱两根,柱身正面雕龙形图案,其它几面雕花卉。左右壁上部各有佛龛9个,内雕十八罗汉,造型各异,形神兼备。左、右、后三壁下部有90幅浮雕壁画,一改粗糙简陋之习,颇为美观齐整,刻画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佛教人物,讲述了一个个优美动听的佛教故事,好似一本精美的立体连环画。静心浏览一番,感受一下佛教的博大精深。

走出水陆殿,注意殿外悬崖上如蜂窝般密布的摩崖造像和小型石窟,上面雕刻有弥勒佛、一佛二菩萨、送子观音等,可谓琳琅满目。为了方便观赏,摩崖造像是指在崖壁上凿出一层浅浅的凹龛,在凿龛的同时即在龛心凿出佛像,以浮雕为主,也称开龛造像。石窟造像则是在山崖上凿出洞窟,再在洞窟内或塑或凿佛像。

在金灯寺的其它几个殿堂中还保存有泰山神、关公像等或木雕或泥塑的众多道教神像,道教不同于佛教,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受古代鬼神崇拜的影响,道教成为多神教,道教的彼岸世界也因此而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最后到寺院背面百米处的塔林看一看,这里的塔数量众多,排列有序,方形、圆形、实心、空心,应有尽有。您一定注意到这座高约10米的千佛塔了吧?该塔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塔平面呈方形,基座下为拱券式空心塔室,南向辟石板门,塔身下部满布浮雕佛像近千尊,上部为六角形塔檐,檐部平缓,翼角微翘,造型优美。相传塔室内原保存有金灯寺创始人净真禅师的包骨塑像一尊,后毁于战乱。

相关传说

相传,玉皇大帝听信谗言,将白鸽姐妹贬降人间。太上老君送给姐妹二人一对金灯贲簪,希望她们潜心修炼,早返天宫。姐妹二人选中了这一块草木青翠的地方居住生活。一日,她们在宝岩寺烧香时,财主的儿子刘黑垂诞其美色,欲将二人抢回家中,被正在砍柴的穷小伙史晓红救下。白鸽姐姐寺前作证,将妹妹许配给史郎,并把自己的金灯贲簪送给他,祝福他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斗转星移,暑去寒来,夫妻二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谁知祸从天降,财主的儿子刘黑又找上门采,打死了他们的儿子,打昏厂史郎,并抢走了鸽妹。史郎养好伤后杀了刘黑并放火烧了刘宅,到宝岩寺落发为僧。混乱中鸽妹逃回家中,只见姐姐送给史郎的金灯贲簪扔在地上,情知不好,只得去找白鸽姐姐。姐妹二人变成白鸽终日寻找并找到了史郎,但史郎已听不出鸽妹的声音。鸽妹每晚都要到宝岩寺看史郎诵经习武。一到晚上,一对白鸽身上洁白的羽毛,再加上——对闪闪发亮的金灯贲簪,将宝岩寺照得宛如白昼。宝岩寺也改称为“金灯寺”。据说,凡是真心诚意、白头到老的青年情侣在这里过夜,都能看到该寺夜明如白昼的景象。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大家千万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检验自己的爱情是否天长地久永不变。

特色美食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驴肉肌间结缔组织不甚发达,故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在80年代全国熟肉制品评审上,腊驴肉受到与会者的好评。此外还有长子炒饼、潞城甩饼 、长治三和面 、襄垣荤汤素饺 、酥火烧 、团子和软米糕、 壶关羊汤 、沁县干馍 、武乡枣糕 等等。 特色美食:长治腊驴肉、油面、包皮面、面麻片、豆沙糕。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