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政府交际处309号院旧址

别名
309号院
所在地/隶属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西建街13号

基本介绍

“309号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是一幢是由日本人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在解放初期,这里曾作为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的接待站,有多位中央领导曾经居住。“309号院”见证了石家庄在解放初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那段辉煌历史,并于2004年被评为石家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09号院”是抗战时期石家庄成为华北乃至全国的政治中心后产生的,是石家庄中心地位的历史产物。石家庄解放后,在1948年2月25日和3月20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曾两次“点”到石家庄,那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还在转战陕北。历史的发展,完全按照毛泽东的预想前行着。中央工委紧锣密鼓地组织实施了合并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为建立新中国奠基。至此,石家庄的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石家庄成为华北解放区的中心,为中共中央立足华北,靠近交通线和大城市,指挥战略决战,奠定了基础,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建立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创造了前提条件。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驻石家庄西北的西柏坡,这时的石家庄成为中共中央的前哨和屏障,成为中共中央的对外、对内接待站,成为后勤保障基地。石家庄成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当时人们称西柏坡为“西边”,石家庄为“东边”,两地人员来往频繁,开吉普车或骑马一天就能往返一趟。由于石家庄是解放军解放的第一个较大城市,石家庄便成了前线的后方基地,各野战军首长到中央开会、汇报工作,都先到石家庄,再到西柏坡,然后再取道石家庄分赴各地。

如此,石家庄的接待任务日益繁忙。为了适应这一需要,石家庄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交际处,增设招待所。市长柯庆施亲自选定了华安西街12号(现西建街1号)为交际处的一部分,特殊使用,代号“309号院”。抗战革命时期,在“309号房院”居住、工作过的领导同志就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邓小平、陈毅、刘伯承、李先念、董必武、聂荣臻、徐向前等。

这座日式的“309号院”建筑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据附近居民描述,“309号院”里曾经是个美丽的花园,有数棵参天大杨树,还有漂亮的高高的竹林,满墙的爬山虎映得整个小院绿意盎然,茂盛的紫藤萝幽香幽香的。有人曾经在房屋中发现过一块大约2尺长、4寸宽的圆形木板,上面用毛笔字写着“昭和17年石门第二建筑公司建”。这个日式建筑明显比普通的平房要高出许多,尖顶、拱形门,显出了它的特色。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河北工具箱
石家庄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