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寺塔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六批(宋)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塔峪村

历史背景

据碑石记载,唐贞观九年(635),景教传达教士阿罗本率教团来到唐都长安,请求传教。唐太宗对该教的入传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并给予了礼遇和恩宠,颁诏准许阿罗本建寺传教。朝廷遂在长安、洛阳等地建立了景教寺,周至大秦寺为此时所建,由于初唐几代皇帝对景教崇信和保护,该教发展迅猛,一度流行全国各地,曾创造了一个“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辉煌时期。

唐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时祸及景教,传教士全部被驱逐出境,各地之景教寺均被关闭,周至大秦寺也不例外,风雨沧桑,千年古寺曾三易其主,景教之后,道教占据过,佛教也曾占据过,但寺名一直沿用至今。清嘉庆年间(1796—1820),白莲教义军转战周至,该寺焚于兵火,唯有大秦古塔幸存。

历史沿革

关于大秦寺宝塔,据金石资料记载,原名“镇仙宝塔”,唐贞观年间始建,迄今1360多年历史。该塔为七层八棱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40.90米,内砌圆直径为10.86米。四面错落券门,二层以上有木楼梯可通塔顶,该塔造型古朴,美观大方,被誉为我国古塔中之佼佼者,特别是该塔内遗存有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外文刻字多处,这些都是研究古代西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1957年,该塔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古塔年久失修,塔身裂缝,塔体向西北方向倾斜2.76米,岌岌可危。1999年,国家拨专款近百万元对宝塔成功地进行了抢险加固和维修。保护了祖国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该塔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产物和中西文化交流之见证,已经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2000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秦寺的保护纳入“中国丝绸之路保护项目”。2001年10月,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将大秦宝塔及大秦寺列入《世界建筑遗产名录》,大秦寺也因此而闻名海内外。

关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简称景教碑),据《宗教百科全书》记载,该碑于明天启三年(1623)出土于周至大秦寺,因丹麦人荷尔姆盗碑之故,该碑后被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保护。

《景教碑》螭首龟座,通高3.60米,楷书碑文,共1780多字,叙利亚文89行,景净撰文,吕秀岩书丹,唐建中二年(781)建立,该碑记述了景教入华的一段秘史和传教事迹,歌颂了唐太宗等六朝皇帝对该教的礼遇和崇信,又被誉为“天下第一碑”(注:“世界四大名碑”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罗赛塔双语碑》、《希伯来文碑》和《授时碑》)。

大秦寺依山而建,该地东接华岳之紫气,西望太白之巍峨,南依秦岭,北揽渭水,若极目远眺,八百里秦川云林烟村尽收眼底,令人顿觉心旷神怡,这里自古就是关中著名的游览胜地,历代文人骚客多往来于此,唐有卢纶,宋有苏轼、苏辙,金有杨云异,明有何景明,他们都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大秦寺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中西合璧的人文胜迹而闻名天下,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必将成为世界人民旅游观光的胜地。

2006年05月25日,大秦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建筑特色

大秦寺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旁的大秦寺遗址内大殿的东侧。构成大殿和塔并列的布局方式。塔与殿并列布局的寺院,从我国唐代开始,还流传到日本。日本法隆寺塔和金堂,就是殿与塔并列布局的。 塔的建筑年代已不可知,依其风格判断,这是一座宋末明初(公元1279~1368年)的塔。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约32米。塔的第一层正面辟门,门宽1.38米,每面边长4.3米。第一层塔壁甚厚,达四米左右。塔身二、三、四、五层对开两门,交错而上,到六、七层则前后垂直开门,塔身也急剧收进。塔的外檐出檐甚短,檐下用砖制斗拱,朴实无华。仅在转角部位出方形倚柱,柱头使用阑额一条。此外还有当年施工的脚手架洞眼。

东方斜塔

大秦寺塔,又称“镇仙塔”,因其塔身轴心偏离垂直线2.7米,历500个风雨春秋而不倒,被誉为“东方斜塔”。  大秦寺塔坐南向北,后有丘木山五峰岭为背景,西沟数百亩竹林郁郁葱葱,东与楼观台接壤,依山而建,塔、山璧合,浑然一体。塔身为7层,8棱楼阁式,通高40.9米,直径10.86米,建筑风格在全国遗存的古塔中实属罕见。

关于塔的建筑年代,民间传说为春秋时期的鲁班之徒所建,经考证为8世纪中叶,是景教传入中国后进入鼎盛时期所建,迄今已有1300年历史。曾经历了三次毁灭性大地震,依旧“大难不死”巍然挺立。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36年),关中大地震,震中华县震级8.7级。大秦寺塔塔身开始倾斜,他像一位历史老人,倾斜着身子又度过了500个春秋。

据大秦寺文管所所长关英介绍,文管所近几年来经过努力和多方争取,国家现已拨专款,一代名塔得以保护。据专家考证,大秦寺塔比苏州的虎丘塔(被誉为“东方著名斜塔”,倾斜度2.34米)斜度超过了近半米。该塔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遗址”并称“景教遗存三部曲”,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的产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现状

在大秦寺塔中,东西方的装饰风格和主题和谐共存。在这些装饰中,有亚述帝国首都城墙上的约拿书、也有耶稣降生图以及古亚述文字的涂鸦。这些装饰艺术品大多以泥巴和石膏构筑,这些装饰品在之前的几个世纪中一直暴露在外,受到了一定的损坏。地震活动以及洪水也影响到了塔的稳定性。1999年,大秦寺塔的外部得到修复,但是塔的总体稳定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对该塔的进一步修缮计划正在制定之中。同时,学者还在使用一些现代技术(可能有遥感探测技术)来勘探宝塔的地宫。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陕西工具箱
西安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