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

香积寺
别名
香积寺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9:30~17:3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

基本介绍

香积寺位于西安城南约17.5公里的长安区郭杜乡香积寺村,建于公元706年,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也是中国净土宗祖庭。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大师之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士宗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唐朝的香积寺位于帝都长安城南,地处终南山子午谷证北神禾原西畔,这里南临镐河,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濠河与潏河汇流萦绕与其西,整个寺院幽而不僻,静而不寂。

寺庙建筑

香积寺坐北朝南,庙宇建设完全遵循佛教建筑规制,有五重主要建筑。

寺门面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展布,有牌坊,山门殿,天王殿,碑廊,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等。

中轴线以西,是第二条轴线,从南至北依次为地藏殿,僧房,斋堂等,最后西北方是善导大师供养塔。

牌楼

为陕西富平特产的荆山墨玉所制,五门六柱式,精工细作,远处望去气势宏大。牌楼前后均为赵朴初题写,前书“香积古刹”,后书“净土祖庭”八个镏金大字,在汉白玉的烘托下,金光四射。

青狮、白象、金毛吼,三种灵瑞奇兽,各具形态,左右对称,负起牌坊,石工之细,刀法之精,令人赞叹。

牌楼东侧,还有一通上刻“净土祖庭”的石碑。西侧为“香积堂上圆寂比丘隆贤恩师览灵之塔”。

山门

上悬挂着“香积寺”匾额,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其下悬挂“莲开圣域”,“祖德无穷”,“光明宝幢”,“慈航普渡”,“无上清凉”五匾。正中“莲开圣域”匾为大兴善寺和青龙寺联赠。

廊柱挂楹联两幅,主联为贾平凹题写:德慧佛心回头好听禅院声,法正自我醒世愿做明眼人。

副联:潏水滈河环古刹,佛光慧日耀人天。

纸联一副: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天王殿

天王殿雕梁画栋,飞彩溢丹,飞檐斗拱,翘角重叠,壁画浓墨粉彩,弥勒佛和颜悦色居中,八大金刚分于两侧,形态不一,怒目而视,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再现了“金刚怒目”。

天王殿檐下悬挂匾额“天王殿”,为明善题写。再下悬挂三匾,自西向东分别为“佛运隆昌”,“宏法利生”,“慧灯常明”。“佛运隆昌”匾为巧翔居士题写;“宏法利生”匾为言生禅人敬奉,张士仲题写;“慧灯常明”匾为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贺奉。

碑廊

天王殿两侧,各有一个大碑廊,陈列着历代以来高僧大德和文人的书法墨迹。其中有1980年5月14日,中日两国佛教界举行纪念中日佛教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法会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即席命笔题偈《善导大师往生一千三百年纪念赞词》碑。位于西侧碑廊最前位置。

钟、鼓楼

底均为正方形,木料砖混结构,方形四穹顶,重檐三滴水,攒尖顶,上有回廊,设楼梯。钟楼居东,鼓楼在西,早上先敲钟后击鼓,傍晚先击鼓再敲钟,钟鼓各三通,晨钟暮鼓的美名便由此而来。晨钟暮鼓在佛教里面,钟是警示在名利场中、烦恼场中、迷惑场中不能够自我救拔的人,通过钟来警策自我。还有层意思叫幽冥钟,就是罪孽深的人进入地狱后痛苦很深,人在敲钟钟的声音有多长痛苦就能暂时休息,所以叫幽冥钟。

大雄宝殿

风格装饰古朴典雅,殿内宽敞明亮,肃穆庄严,龛台上供奉着阿弥陀佛接引站像,顶上高悬金色宝盖;佛前安放着日本净土宗所赠善导大师彩绘坐像。善导安然端坐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手挂念珠,专心念佛。坐像前两边幢幡幔垂,宫灯灿烂,法器陈列井然。殿前有雕工精巧的两座石灯,亦为日本净土宗所赠。大雄宝殿前十棵苍劲的柏树,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如松柏一样万古长青。在大雄宝殿前分布着客厅、念佛堂、戒堂、客房等建筑。

法堂

法堂为五间,是香积寺原有的建筑,堂内供奉着释迎牟尼佛坐像,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尊者,法堂前有银杏树两棵。

文物遗存

善导舍利塔

善导塔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亦称善导舍利塔,或称善导灵塔,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舍利塔系青砖砌成,塔顶因年久残毁,现存11级,高33米(据载原为13级),周围广200步,呈正方形,每边长9.5米,壁厚2米,密檐仿木结构,外观奇古秀丽。历经1300年之风雨浸蚀及地震、兵燹之灾,塔身遍体鳞伤。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善导塔重新整修,塔内有木梯直通塔顶。

塔型既为密檐,又仿楼阁式。塔的底层非常高,二层以上高度骤减,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饰以两层菱角牙子。每层四壁正中辟券门。

塔身壁面作仿木结构,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每面均作3间,左右两间的扁柱之间用赭红绘成直棂窗形。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塔基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上嵌有砖刻的“涅盘盛事(时)”横额,是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修补时所作。塔身四面并刻有楷书,内容为《金刚经》,字迹雅秀、笔力遒劲。

敬业舍利塔

敬业是善导的弟子,敬业舍利塔位于善导塔东侧,两塔相距约200米距离。

敬业舍利塔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为方形五级楼阁式空心砖塔,底层边长四点五米,南面有券门,以上各层南面均有券龛;台基高1.8米,通高14.7米。因处香积寺墙外,基本上处于无人照顾状态,所在台基杂草丛生,只是简单的在台阶处设置了保护性的铁栅栏。

除善导弟子敬业灵塔外,善导塔南还有万回、平等灵塔。

陀罗尼经幢

香积寺陀罗尼经幢,立幢年代为唐代,称唐幢,共十通。

第一通位于天王殿台阶左侧,其余八通位于大雄宝殿前的花坛内。东侧两通,西侧八通。

其中的“施灯功德经幢”所刻文字尚清晰可辨,为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所建,上刻《佛说施灯功德经》。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9:30~17:30

门票信息

免费

交通指南

1、可在周末于大雁塔乘旅游专线环山2号线到香积寺村下。

2、坐游9(320)或322到香积寺村下。南郊电视塔下乘坐320路公交车(金花南路—秦岭野生动物园方向),在香积寺站下车;或乘坐K616至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后步行前往。

3、在西安乘215、239路公共汽车到韦曲,转乘韦曲至香积寺的公交。

价值地位

香积寺是“净土宗”祖庭。“净土宗”又称“莲宗”或“白莲宗”,在四世纪时由多位译僧逐渐介绍传至中原,著名的南朝僧人慧远曾大力提倡白莲净土信仰(元末的时候被农民军借用而成白莲教起义),后世人将慧远追认为净土宗初祖。然而自慧远之后200年净土信仰并未在中国普遍流传(这与中国固有的天圆地方,只有一个世界的理论有抵触),净土宗正式成为宗派是善导开始的。

善导读了《观无量寿经》后,被净土宗的思想所打动,为了求得净土宗真言,他到慧远创建的江西庐山东林寺访求道津,后又到山西石壁山玄中寺拜道绰为师,经过5年的学习,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专心传播净土宗。因为善导在香积寺普法,又葬于香积寺,故香积寺成为净土宗祖庭。

香积寺是中国和日本净土宗共同的祖庭,是中日两国悠久文化渊源和源原传流友谊的历史见证。净土宗在8世纪时传入日本,12世纪时,日本僧人法然上人依据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广泛在日本传播。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是日本净土宗的根本圣典,法然在著述中宣称:“我以善导一师,开净土宗”,所以日本净土宗信徒都以香积寺为其“祖庭”。

1980年05月14日,善导大师逝世一千三百周年纪念日,日本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副总裁稻冈觉顺和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会长武田奝彦率139人的“日本净土宗祖迹参拜访华团”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副会长正果法师以及香积寺僧侣,在香积寺隆重举行了纪念法会。香积寺大殿内供奉的善导大师塑像、崇灵塔内供奉的善导、法然二祖对面像,也是当时日本净土宗所献。如今,香积寺已成为中日宗教文化友好交流的见证。

历史沿革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建立香积寺,寺院规模宏大,有“骑马关山门”之说。

“安史之乱”和“会昌禁佛”中,香积寺遭到严重破坏,这是香积寺历史上损失较为惨重得一次劫难。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香积寺改名为“开立寺”,后因寺院经济与国家财政的矛盾越来越大,朝廷对佛教的政策又有改变,香积寺在改名后不久又恢复了原名。

辽、金、元各代,在皇室、权贵都崇信和支持佛教的大形势下,香积寺在衰落的总趋势中,延缓了步伐。

明代,嘉靖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

清代,香积寺仍保持明朝的规模,并进行了修葺。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修葺善导塔,塔门上所嵌“涅磐盛事”即此时镌刻。

同治年间,香积寺再度毁于兵火,至今文物下落不明。 

清之后,不复当年壮观景象,仅存大和殿、金刚殿、僧房和善导塔等几座小塔。

清末民国初时,香积寺只有1名僧人,拥有80亩土地,但都被周围的村民耕种。民国年代寺院之衰,不堪言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僧增至8人,在土地改革中,香积寺的8名僧人分得28亩土地,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

文革中,4位僧人病故,4人还俗,2人参加建厂,9人下放到香积寺村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

1979年,人民政府为振兴香积寺,拆掉长安县子午镇的占戏楼,修建了新的占地18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五间,对佛舍利供养塔进行了加固维修,收回寺周土地30余亩,修筑了长方形的全部围墙,又在大殿之后新建了一座占地130平方米的一进三间佛堂,平整了花园卉圃,开辟始至贾里村至香积寺的公路,在净业法师塔前开辟了停车场。

1987年5月,香积寺又修建了贵宾接待室。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香积寺的面貌大为改观。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浙江工具箱
杭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