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崇福寺景区

别名
崇福寺
开放时间
08:00~18:0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4A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三批(金)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街

基本介绍

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伟”一直保存至今。其中的弥陀殿是寺内最大的一个佛殿,是中国现存辽金时代三大佛殿之一,殿内金代塑像壁画保存完好,塑像高大,都是金代原作;四壁绘满壁画,是金代壁画中的佳作。崇福寺除了上述辉煌的殿阁建筑外,还保存了木雕楼阁形佛龛,唐、辽、宋几代石雕造像和不少出土文物。其中辽代石像和北魏石塔塔刹也很引人注目。

景点景观

弥陀殿

崇福寺的主殿是弥陀殿,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至为可贵。殿身面阔七间,通阔40.96米,进深四间八椽,22.31米。殿为单檐歇山顶,总高约21米。殿身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基高2.4米,基前又有宽敞的月台,衬托得殿宇高大雄伟,瑰丽壮观。正面檐下“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至今已历800多个春秋。殿前当中五间为隔扇门,后檐明间和两梢间各装大板门两页,供游人进入殿堂之便。为了扩大内部空间面积,当心五间,中柱减去,前槽四根金柱仅留两根,并移至次间中线上,增大了佛坛位置与礼佛部位的空间,这种减柱与移柱的做法,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大胆创新。

大殿内佛坛横跨5间,设像9尊。“西方三圣”端坐主位,中为弥陀佛,东为观音菩萨,西为大势至菩萨,3尊主像仪态雍容华贵,面部端庄恬静,气度超凡脱俗。主像两侧4尊立像为胁侍菩萨,坛前两隅为护法金刚,俗称哼哈二将。9尊塑像共居佛坛,主次分明,高低大小错落有致,组成一个和谐协调的整体。塑像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面容、衣饰仍保持金代原塑风骨,是难得的金代塑像精品。

观音殿

观音殿是寺内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为“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式结构。殿内前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为减轻其负荷,在梁上和平梁前端施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载荷传递到前檐和后檐柱上。这种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的才能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于1953年对观音殿进行了整修,观音殿重焕光彩。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冬季:8:30-17:00

夏季:8:00-18:00

交通指南

乘车路线:

在火车站乘坐8路,1站至综合商厦站下,步行至景区;崇福寺离火车站较近,步行15分钟左右。

自驾路线:

沿鄯阳东街行驶590米,进入开发南路行驶420米,右转进入东街到景区。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山西工具箱
朔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