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生态民俗风情园景区

别名
歌娅思谷,南丹歌娅思谷景区
开放时间
08:30~17:3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5~6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4A
所在地/隶属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

基本介绍

景区是白裤瑶民俗风情的集中展示区。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采上一篮子有机瓜果,细品生态食品,游玩在里湖王尚原生态的白裤瑶民俗风情村,享受最原始的浪漫。

景区按“一点、一线、九个区”建设,即,一点:洞天古韵——白裤瑶民族文化展演基地;一线:地下大峡谷——岩溶地质博物馆;九区:精品酒店区、餐饮服务区、农耕体验区、民俗工艺展示区、民族体育竞技区、细话歌园区、生态养殖区、戏水区、农业综合开发区。游人可以住最美泥巴酒店,品生态美食长席宴,观白裤瑶民族服饰展示,看广西较大种类较多的民族体育竞技比赛,乐趣无穷。

景点景观

大门

景区大门,粘膏树寨门(瑶语:姑舅)粘膏树是白裤瑶民心目中的神树,其汁是制作服饰必不可少的原料,可用来刻画图案和染布,树干在自然枯亡后可做成铜鼓大阵中的指挥——鼓王。粘膏树下是白裤瑶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去处,是瑶族男女的伊甸园。来到寨门前敬酒、唱敬酒歌、打鼓、鸣鸟枪、是白裤瑶族最独特的迎宾方式。

白裤瑶民族服饰展示厅

服饰

白裤瑶服饰文化中男人服饰最独特之处“白裤”,裤长仅过膝,用蓝布条锁口,正面裤脚上绣有五条红线绣织的红边,中间长两边逐渐短,形似五指。衣服对襟,圆领背开一小叉,有的襟底镶花边,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白裤瑶妇女四季均穿齐膝百褶裙,裙边绣红线,裙面为蜡染的淡红色环形图案。女上身穿挂衣,胸前和背后两块黑布,上面用彩色线绣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一尺多见,同印状形(传说是皇帝御赐官印),两肩各用10厘米长的黑布相连,无领无袖,腋下无扣。“及膝白裤,背绣大印”,是白裤瑶服饰的概括,背篓代担挑的生产运输工具的习俗,也很引人注目。

铜鼓

白裤瑶族的铜鼓在以前每个寨子,几十户或几百人共同出资购买,只有三到五面,现在很多人家可以自己购买,每面铜鼓两三万块钱,但是传世铜鼓少的也要几万到十几万。它是白裤瑶族权利和财富的象征。这是铜鼓风桶。用来调节声音,目的是把声音传得更远。打铜鼓与风桶配合,一进一出,发出声音才能传得远。

醉酒坊

歌娅思谷醉酒坊整个酿造工艺,全部采用瑶家土法原生态酿造工艺:不添加,不造作,其米酒甘洌,入口略淡却回绵悠长、略浊却货真价实,本地人俗称“土八路”。白裤瑶族男女皆爱酒,家家自酿米酒。借酒消愁、借酒言爱、借酒敬客、借酒送礼,每逢赶集或参加婚丧嫁娶的归途中,绝不少见男子醉卧道旁、田埂之上,醉姿憨而鸟笼不丢,酒壶不倒,他的女人则不离不弃,为其撑伞、驱蚊,直至日落西山,男人酒醒方相携归家,其恩爱之深,为外人所羡。

姻缘壁(瑶语:朵努壁)

朵努(瑶语),是白裤瑶的自称,朵努壁上有一瑶族女神像(瑶语:娲旺),传说娲旺乃白裤瑶族的始祖,白裤瑶至今仍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时期,女性在家中处于主导地位,据说来到朵努壁,女性均享有至高的尊贵,得到男性的尊宠和优待,男女参拜女神娲旺,可相爱厮守一生,还可求财、求子、求平安、为家人祈福。

鼎盛阵

白裤瑶的先祖耕地而食,接泉而饮,在刀耕火种时代,整个部落每天都在一口鼎中煮食而分之,先敬老弱、强而次之。今天下太平、国富民强,肉山酒海。现寻得大鼎六樽,经瑶王点拨,置鼎盛阵于此,佑护歌娅思谷瑶民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无灾无病、永享太平。据说客人抚摸鼎阵,并穿过鼎盛阵亦可多福、平安、健康、心灵得到抚慰而睡格外香。

交通指南

自驾

河池市-G323-兰海高速公路-G210-X851-歌娅思谷景区。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广西工具箱
河池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