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姚石羊古镇

别名
石羊镇,滇国盐都,白井
旅游景区级别
4A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城西北部

石羊古镇,又名“白井”,古为“盐丰县”,位于云南省大姚县城西北部35公里处,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是国家AAA级旅游区,是云南省首批命名的三个历史文化名镇、60个旅游小镇、楚雄州4个特色旅游小镇之一,是有名的“滇国盐都,祭孔圣地”。儒家文化、盐文化、历史文化、彝族文化、佛教文化构成石羊古镇的特色旅游文化。

古镇处于楚雄、大理、攀枝花三座城市之间,在昆明、大理的中程旅游距离之内。古镇的孔庙中现存当今保存完好,体积大的孔子铜像。

历史记载

石羊追溯历史渊源,始于汉,属越巂郡。唐初置泸南县,后更名为盐泉县,属姚州都督府统辖,天宝以后,设于南诏,元初设提举司,属姚州统辖,明属姚州军民府,清康熙45年改名为直隶提举司,仍属姚州统辖,直至清末。民国元年(1912年),始设盐丰县。1958年,盐丰县区域合并入大姚县,今为县辖镇。

石羊,自西汉凿井采盐以来,就是云南井盐的盛产地,明末清初是石羊制盐的鼎盛时期,虽手工作坊年产盐已达九百多万斤。南疆数省,边陲邻国,均以能享洁白如雪的白井盐为荣。商贾云集和历代王朝官吏“直隶提举司”的轮换,使石羊成为众生仰慕向往的黄金宝地的同时,也给地处深山僻壤的石羊带来多元文化的冲击。“立学校以振民风,设关津以便行旅,造塔坊以培文风”。石羊方圆不越十里,明清时曾设灵源、张公、绿萝、龙泉、龙吟五大书院及多所义学、塾馆,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交融,孕育有了现有石羊特色的历史文化。尽管经历了较多的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破坏,但仍保留下来了许多悠久的历史遗存,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1995年8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三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位于大姚县城西北部35公里处,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是国家AAA级旅游区,是云南省60个旅游小镇、楚雄州4个特色旅游小镇之一,是有名的“滇国盐都,祭孔圣地”。儒家文化、盐文化、历史文化、彝族文化、佛教文化构成石羊古镇的特色旅游文化。

古镇处于楚雄、大理、攀枝花三座城市之间,在昆明、大理的中程旅游距离之内。古镇的孔庙中现存当今保存完好,体积大的孔子铜像。

人文风景

石羊孔庙

石羊孔庙又称石羊文庙,位于象岭山脚,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万历37年(公元1609年)重建。孔庙占地6584平方米,其建筑风格是按中国古代宫殿衙署的庭院形式布局,讲究纵横轴线、突出主体建筑,即中轴线上布置主体建筑,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孔庙以大成殿(供奉孔子铜像)为主体,与大成殿同一横轴线上,左有朱子阁(供奉朱熹塑像),右为仓圣宫(供奉仓颉塑像);大成殿正南面为大成门,两者之间有纵横平行相交的东、西两庑(供奉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塑像),形成古式四合院;大成门正前方为棂星门,它是整个孔庙的正大门,大成门与棂星门之间两侧是名宦祠和乡贤祠,也形成了一个玲珑精密的四合院。整个建筑群古朴典雅,纵横交错,金碧辉煌。镇上辉煌的孔庙建筑群和庙内端坐了数百年的孔子铜像则让人们沉思惊叹。

据史书记载,石羊镇在明清两朝就考取了2个翰林,7个进士、69个举人、100多个贡生。据说,就是因为石羊有如此规模的孔庙和孔子铜像才使石羊人才辈出。长期以来,到这里拜谒先圣孔子的学子们络绎不绝。

石羊孔庙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初年,历经600多年的风雨,以大殿为主体,另有朱子阁、诵经阁、乡贤祠、月拱桥、大理石壁画、石刻等,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建造古雅精密,整个寺庙层顶均用黄、红、绿三种琉璃覆盖。门雕花草、玲珑别致,龙凤狮虎,花鸟鱼虫,松柏藤葛,彩画工整,栩栩如生。庙内的孔子铜坐像,铸于康熙年代,历经9年完工,高2.3米,净重2.5吨,这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大型的孔子铜像。

孔庙及孔子铜像是整个石羊古镇的灵魂。孔庙建筑面积1616.8平方米,由大成殿、天子台、朱子阁、仓圣民、明伦堂、东庑、西庑等建筑组成,建筑格局采用中国古代宫殿衙署的庭院式布置,讲究纵横轴线,突出主体建筑,两侧对称排列次要建筑,形成建制统一颇具规模的建筑群。孔庙大成殿上共有乾隆、康熙等历代皇帝、名人所题的“万世师表”、“与天共参”、“圣集大成”等九块匾额,红底金字,光彩夺目。孔庙内还保存有“封氏节井”大型石刻浮雕,长4.1米,高2.2米,由六块大理石拼成,其内容分上、中、下三部分,反映明清时期石羊古镇制盐业、手工业、商业等发展情况,记录着古镇兴盛繁荣的历史。龙女牧羊、封氏刺虎等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是明清时期石羊历史的一个缩影,被外界誉为石羊的《清明上河图》。

孔庙周围美丽的风景,比如天台高眺、文殊夕照、宝岫朝烟、香河夜月、象岭燕方、柳暗春波、西谷早梅、鹿洞天清等让人们沉浸在对圣贤礼教的思索的同时,也享受了自然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石羊古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发现的有6个主类11个亚类87个单体,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具,但人文旅游资源占据绝对的优势,人文旅游资源内涵十分丰富。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是国家AAA级旅游区,是云南省首批命名的三个历史文化名镇、60个旅游小镇、楚雄州4个特色旅游小镇之一,是有名的“滇国盐都,祭孔圣地”。儒家文化、盐文化、历史文化、彝族文化、佛教文化构成石羊古镇的特色旅游文化。

石羊孔庙又称石羊文庙,位于象岭山脚,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万历37年(公元1609年)重建。

石羊盐博物馆

石羊历史上因盐而兴,西汉时期石羊古镇就已经生产食盐,是云南省主要的盐产地之一,兴盛时盐产量占云南全省的40%以上,白井盐造就了石羊的繁荣和发展。石羊2000多年的制盐史积淀下了厚重的盐文化,现还保存有西汉时的古盐井及完整的制盐工艺。石羊盐博物馆展示了西汉时期的古盐井(庆丰井)、石羊制盐史、宋朝、清朝石羊盐运图、石羊三大盐官、古代制盐图、石羊清《滇南盐法图》、石羊古盐道、石羊鼎盛时的盛况、石羊古民居、石羊五井、清朝时期石羊井区图等。

封氏节井浮雕

孔庙明伦堂中,一座由六块汉白玉直缝拼成,高2.3米,宽4.2米的巨幅浮雕居中而立,浮雕制作于清道光21年菊月(1842年9月),镌刻了几百年来石羊人民广为传送的历史故事和有关石羊土主的神话传说,被称为“封氏节井”浮雕。浮雕画面较大,镂刻山水人物、房屋器物、花草树木、刀枪兵器、旗锣伞盖等,数量繁多、层次清晰、标识明显、构思巧妙、布局得体,古镇风貌耀然画中。浮雕上部约占整幅浮雕的六分之一画面,讲述“洞庭不波,鹾使欣逢利济”的故事,说的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京官李卫来滇赴任,其官船行至洞庭湖遇难而被石羊土主庙土主菩萨显圣的故事,其余画面则是“黎武坡前现旌旗以示异”及“森罗殿上挂佩剑而难欺”的内容,描述明末清初张献忠部将孙可望进军云南,遣部将张虎兵屯石羊前杀死白盐井武举人席上珍,欲娶席妻封氏为妾,封氏为保贞节而投井自尽的故事。浮雕刊刻精细,栩栩如生,反映了古镇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明清时期石羊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及风土人情,是石羊历史的一个缩影。

南北二塔

在石羊古镇入城的南门

及北门各有一座南塔(又叫白塔)和北塔(又叫锁水塔),两塔遥遥相对,交相辉映。特别是南塔,高18米,以边长为5.1米的四方形基座为基础用砖砌成呈台阶状而中空的七层,塔身现有一棵古老的清香树绕塔环状而长,形成奇特的树包塔景观。而北塔虽也为方形七层塔,但却是实心塔。两塔始建年代均无考,现可考的只是南塔重建于康熙51年(即公元1712年),北塔重建于康熙52年(公元1713年)。

七寺八阁九座庵

石羊因“四山环拱,一水中分,引泸脉之精,碧象锁川源之秀”,加上元、明、清时佛、道、儒、伊斯兰、基督教相继融入,故寺、庙、庵、祠、阁应运而生,其中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七寺”、“八阁”、“九座庵”。

现保存完好的有观音寺、圣泉寺、文殊阁(南塔对面)、锁水阁(宝泉街后街)、玉皇阁(粮所大桥头东侧)。

二十一座风雨桥

石羊镇方圆不过十里,竟有桥30余座,其中风雨桥就有21座,现保存完好的有圣泉桥(又名清水桥)、义学桥。

古盐井

石羊历史上因盐而兴,自汉代制盐始,先后开辟井硐百余口,各井硐历代以来一直分五区:即观音井、旧井、乔井、界井、尾井,曾有诗曰:观旧乔界尾五井,熬卤制盐财源开。大灶小灶鸡窝灶,筒盐盆盐佛像盐。车水马龙羊城郡,万贾云集四方交。一泓卤水千年味,两岸青山万寿青。

时至今日、众多井硐均已封闭或停用,保存完好的尚有两口,其中一口位于石羊盐厂招待所,是古老的一口盐井,开凿于汉代,“蒙氏时龙女牧羊,有羝舔土,掘土得石似羊”,这美丽的传说即出于此井,故名石羊井,又名灵羊井;另一口位于下盐田,叫庆丰井,开凿于汉代,井深33米,该井保存完好,现还保留有取水的轱辘。1988年,石羊盐厂又投资5万元建成了直径达十余米,深约190余米的新挖井,石羊盐厂之卤水均出自此井。

古骡马驿道

因盐而兴,其盐在历史上一度销往边陲邻省邻国,宋时成古丝绸之路的一利重要物资,以后更显繁华,交通工具一度靠骡马驮运,从而形成一些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古骡马盐运驿道,南有姚安大道纵贯大姚、姚安,西出可至祥云、宾川,北上渡金沙江可达永胜、华坪及四川会理等。因地处狭谷地带,众多盐运驿道均用青石板铺就,时至今日青石板上的马蹄印仍依稀可辨,所有这些均是石羊古代盐文化历史的见证。

羊城八景

“龙山耸翠”:即小洞天后的回龙山山形似龙,山上林木葱翠,半山建有魁阁,甚是壮观的景象。

“象岭祥云”:即孔庙后的

象岭山(又叫天台山)山脚因盐雾及水蒸气上升,在晨曦之中如朵朵彩云的景象。

“宝岫朝烟”:即大王寺后的宝关山上行人骡马在早晨那岚烟笼罩的茂密丛林中时隐时现的景象。

“文殊夕照”:也叫“文殊返照”,即文殊阁因其险峻地势,只有在下午时太阳方能照到,此时所展示的奇特景象。

“谷口横烟”:即由南关进入石羊狭谷口时所看到的缕缕轻烟在阳光下所展现的如长虹般的景象。

“香河夜月”:即夜中之月在香河中所展现出的山高月小、影投河中的奇特景象。

“龙泉晚钟”:即龙泉寺的铜钟在每夜鸡鸣之时均响三下以警醒五井工人起身劳作。

“水亭观瀑”:即在圣水亭中可见对面半山飞流直下、轰然有声、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观。

传统节日

石羊庙会繁多,如龙王会、土主会、太平会、祭孔会、文昌会、盐昌会、财神会,关圣会、火神会等不胜枚举。

龙王会:农历正月十三,又名开井节,因这里有“龙女牧羊”的传说,故举行此庆祝活动。这天,四面八方的群众纷纷赶来,张灯结彩,耍龙舞狮,盛况空前,并请戏班来唱戏,由此也带出了石羊的一批戏人,石羊也因此被誉为“滇戏之乡”。

太平会:由二月的庚申日起,经辛酉、壬戊、癸亥 到甲子日结束,会期五天,由观、旧、乔、界、尾五井轮流值会,其活动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甚是热闹。

土主会:即农历三月二十八,又名“跑马会”。是为纪念土主神救李卫而进行的庆祝活动。

立秋节:即杨梅节,此日杨梅山方圆数十里的各族群众,欢聚在杨梅林中,享用杨梅,尽情歌舞,喜气洋洋。

祭孔会:即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为纪念孔子生日而进行的祭祀活动。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云南工具箱
楚雄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