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道场山万寿寺

别名
道场山万寿寺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道场山

简介

道场山万寿始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为江南著名的佛教圣地,素有“五山十刹”之一、浙北第一禅林之称。从山脚到万寿寺山门口的通道石板上,每隔一块即雕有形态各异的荷花、荷叶、莲、莲子等图案。山顶有多宝塔,下有伏虎岩,并有笑月、爱山、仰高、宜晚、望湖诸亭,以及瑶席池、放生池、祈年碑等。

历史起源

五代吴越时钱王缪题额为“正真禅院”,宋元丰三年(1080)知州事陈侗奏改题“护圣万寿禅寺”,宋嘉泰间(1201—1204)改“妙觉寺”,元末毁于兵火。僧正印劝募重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建成。重建后的万寿寺,有法堂五间,僧堂七间,又有库楼、香积厨、青山堂、榭梅榈林、蒙堂、选僧堂等,后又增建观音殿。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七年毁于火,光绪二年僧法磬春诏携《龙藏宝经》于废墟上重建,历时30年,于光绪末年重光。“文化大革命”中,寺院、佛像、石刻等遭毁损,1975年由道场公社拆毁大雄宝殿、用天建造学校等,仅存观音殿、千佛壁、放生池和瑶席池。

寺院现状

一九八五年,湖州市人民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支持佛教界重新修复道场山,这座千年古刹终于重现壮丽。十几年来,在法心大和尚的住持下,先后募资重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客房、上客房、法堂、方丈楼、祖堂、钟鼓楼等,寺与山融为一体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和香客。1999年寺院举行了大雄宝殿及185尊佛像开光大典。2003年11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戒忍大和尚登道场山,考察万寿寺,赞叹万分,道场山万寿寺被评为省级重点寺院。2005年11月6日,道场山名山得主,法心大和尚荣膺万寿寺方丈,也是湖州市解放以来的首任方丈。

内部建筑

天王殿在寺院最前面的第一座殿堂,在千年观音殿前百米,是由法心大和尚亲自募建的。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时奠基,于2009年9月竣工,历时一载,耗资达近百余万元。层高十六米,进深十三米,间宽二十一米。按汉化佛教规制,二侧为四天五: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中间石台佛龛宠丽庄严,雕刻精细。正面置弥勒佛,北后为韦驮菩萨。

殿之匾,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敬书,乾昌恭奉。殿柱有释印光和佚名所撰的楹联,由沈树荣等敬助,朱关田等书。大雄宝殿是中国传统佛寺建筑中,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内中间供奉弥勒菩萨,弥勒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则供四大天王。兹略述所供尊像如次:

(1)弥勒菩萨:通常指被认为是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五代人。常携布袋教化群众,深受尊崇,临终唱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后人遂以其为弥勒菩萨的化身,为其塑像,供奉于天王殿正中。

(2)韦驮天:据《道宣律师天人感通传》、《法苑珠林》所载,唐·道宣律师诚感天人,南方天王部下韦琨将军为之护持正法。宋代以后,寺中普遍塑有韦天像,后与佛经中所说韦驮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菩萨。

(3)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即︰1.东方天王提多罗吒,能护持国土,手持琵琶以作标帜。2.南方天王毗琉璃,能令他人增长善根,手中持剑。3.西方天王毗留博叉,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手中缠绕一龙。4.北方天王毗沙门,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

典故

牟献《龙源和尚塔铭》曰:宋景炎元年“丙子(一二七六年)”劫火洞然,化为瓦砾。迄乙酉年(一二八五年)凡十年,旧观未还,师既至,次建观音藏殿。

今存观音殿,即明代遗物,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殿为五开间,宽约二十二米,进深十五米,层高十九米。中央供奉千手千眼观音,高三米,为仿唐、宋间佛像。

建于一九八八年,为单檐五开间二层殿宇。下层为修心堂,上层中央置释迦卧佛龛,二侧为一九九0年从南浔嘉业堂取回,御赐乾隆大藏经。

道场山建千佛阁,据历史记载:“天历二年己巳(一三二九年)六月既望寺灾,月江正印禅师自何山来住持,未及三载,顿复旧观。又作千佛阁。”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住持僧堃庵重劳壁画而成千佛阁。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四川工具箱
成都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