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禅寺(浙江省杭州市)

别名
西隐庵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天官社区山下里

历史沿革

南宋咸淳元年(1265)的夏天,净法禅师化缘在冠山造了一座简易的庵庙,取名为“西隐庵”,以示自己隐居于萧山之西的意思。后西隐庵扩建,改称“云岩寺”。

当时,寺西有“西方殿”,寺前有“雪心池”。北宋诗词大家秦观(秦少游)曾经攀着“丹梯”,上到冠山上的蓬莱阁题了一首诗:“路隔西兴三二水,门临南镇一千峰。”

据清朝来禹志《冠山志》称:旧时冠山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还有藏经阁、蓬莱阁、天凤阁、议法部、鼓楼、钟楼、普济亭、白云堂、客堂等建筑。尤其是经过宋、元、明、清历代修缮,这里更是殿阁宏伟,僧侣云集,香火、游客不绝。冠山寺在清晚期达到鼎盛,有僧人300余人。

寺区内古木参天,松翠竹秀,山青水绿,风景秀丽,还有乳泉、龙头滴水、雪心池、三友轩、涵虚亭、分翠亭、净山茶庄等名胜古迹,寺周围岩壁上现有萧山仅存的摩崖石刻7处,历代精刻的“鹅”、“洗心池”、“洞天一品”、“对奕”、“清可(天台国农题)”和“黄道人画”的画像石等,为佛教十三法相地之一。冠山禅寺之所以兴盛,主要得益于明清长河做官人的鼎力相助,并留诗作。

新建情况

冠山禅寺毁于20世纪60年代。现存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

1984年10月,被萧山市人民政府确定为萧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碑记一座。1988年起,在方丈觉和禅师的主持化缘下,在当地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先后重建了三圣宝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药师殿、蓬莱阁等殿宇,又重建了雪心池、半洞桥、别有洞天、龙头滴水、白马亭、分翠亭、旷远亭、佛堂、僧楼等建筑。现已形成具有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和430级登山台阶的开放寺院,成为钱塘江南岸、白马湖边的一处名胜古迹。成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浏览、拜访进香的首选地。

据规划,以后还要重建天王殿、钟楼和鼓楼等。冠山禅寺虽重建于当代,但仿古建筑却十分成功,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其殿宇高大雄伟,佛像庄严逼真。大雄宝殿为寺内最高建筑,系重檐歇山顶、九脊翘角,瑞禽祥兽、黄墙红瓦、金碧辉煌;殿内金身释迦牟尼高大、庄严、慈祥,左文殊、右普贤,十八尊罗汉栩栩如生。释迦牟尼佛龛背后,有“三十三天”大屏雕像,其规模不亚于杭州灵隐禅寺的“三十三天。”屏上雕塑人物,佛像、飞禽、走兽等,大小不一,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殿柱上有联曰:“如来慈悲尽洒三江甘霖润吴越,众生觉悟可采苦海宏航至极乐”和“钱江迥宝寺寺中梵经比叶,冠山藏古佛佛前灯尽莲花。”观音殿内金身大士手捧净瓶,轻拂杨枝,向大千世界普施甘露滋润万物。

冠山泉

在冠山东麓山脚下有一口井,因其水甘洌如乳,故名乳泉,又名冠山泉。如石桌大小,大旱不干,泉周围由石板铺成,井边树石碑,镌“乳泉”两字,笔力雄浑。明万历《萧山县志》载:“冠山山形如冠,有泉甚甘。”明福建右布政使、长河先贤来斯行《冠山泉》诗云:“吾乡有山冠为峰,石罅迸出流淙淙。巨灵行日擘鸿濛,一泓碧玉含虚空。”乳泉,深五尺五,为基岩裂隙水质类矿泉水,可直饮于口。长河百姓喜汲此水,烹茗煮食,溢香满室。民国23年(1935),长河大旱,偌大的白马湖干涸,田地龟裂,禾苗枯凋,日常饮用水成了大问题。周围百姓皆凭乳泉之水,才免受干涸之煎熬。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浙江工具箱
杭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