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

门票
免费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楼西大街北50米

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前身是聊城市民俗博物馆。原址坐落于光岳楼墩台内。2003年开馆,10余年来共接待参观者数十万人。新馆迁至聊城古城西城门。

2015年,聊城市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与聊城市文广新局合作,共同建设了几座博物馆,乡村记忆博物馆是其中的一个。此馆是聊城市编委批准,山东省文物局注册的国有博物馆。2015年9月正式列入国有博物馆序列,现是光岳楼管理处的分馆。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的大城市越来越多,小城市也变成了中等城市,而乡村正日益减少。城镇化的进程使我们往日的家园消失了,随之,我们祖祖辈辈所使用的牛车,田间用的耧耙,纺线用的纺车,生火用的风箱,也离开了我们的生活,留给我们的仅有乡村记忆。但是这个仅有的记忆太重要了,它蕴藏着我们的国家,我们民族的根基,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基因。

馆内老物件的征集工作在2002年就开始了,至今共收集老物件3000多件。现在乡村记忆博物馆展出的100多件展品,就是从中选出的能够反映鲁西农耕文化的老物件。展品按照传统农业生产、传统服饰、乡村交通运输、乡村生活用具、乡村民间艺术五门类依次呈现,涵盖居民衣食住行。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刻有“忠厚传家”的木匾,这块木匾是清代嘉庆年间的老物件,旧时一般挂在宗祠或正堂之上,作为许多家族的祖训。在农耕时代,好的品德有很多,淳朴、善良等,但是我们鲁西人更看重的是忠厚,忠厚是鲁西人对传统文化,对儒教“仁”的朴素解读,过去忠厚传家的匾额有很多,有石质的,也有木质的,大都是关于宗祠或正堂之上。忠厚精神是聊城乡村记忆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所在。在今日,忠厚作为鲁西优秀的文化道德传统更应该得到发扬光大。

与木匾斜对的,是一栋造型精致古朴的鲁西民居复原。“我们来看门前这对上马石,品格高贵,雕刻华丽,是聊城的名门望族——崔家的遗物。崔氏家族位于楼东大街路北,原东昌府区区政府西侧,著名电影演员崔巍就是崔氏家族后裔。”

进入小院,院内摆放着辘轳、石磨、风箱土锅等,有浓重的历史气息。

鲁西民居一般都是正堂三间,中间一间俗称“堂屋”,相当于现在的客厅,一般都陈设八仙桌、太师椅和条机三大件。“左手间是供奉祖先的地方,供桌上摆放的俗称‘五大件’;右手间是卧室,陈列着梳妆台和架子床,架子床雕工精美,一般比较富裕的家庭才会有。

在传统农业生产展区,摆放着一尊1987年出土于东昌府区道口铺的土地神石刻。

“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土地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场所,土地生长的万物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因此人们对土地充满感激和崇敬之情,造就出本民族特有的神——土地神。过去,鲁西乡村土地庙比比皆是。”按照农业生产的先后顺序,农业生产展区先后摆放着耕地、犁地、播种、浇地、收割及脱壳所用的农用工具,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传统服饰展区摆放着老式织布机、鲁西传统的鲁锦、刺绣以及旧时男子佩戴的瓜皮帽等配饰。

乡村交通运输工具在整个展厅中占据较大的位置,展区依次摆放着载人的马车、运送粮食的独轮车、牛车及四轮车。在交通运输工具展区还展示了大量在会通河沿岸收集来的船锚,显示了聊城运河沿岸漕运的发达。

乡村民间艺术展区则是剪纸、版画、葫芦、泥塑等聊城民间传统的艺术品。

在乡村记忆博物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展柜,陈列着几件稀罕的农用工具,专门让前来参观的市民猜测用途。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山东工具箱
聊城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