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曲园纪念馆

中文名
俞曲园纪念馆
外文名
YuQuYuan memorial
门票
免费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32号

基本介绍

俞曲园纪念馆,坐落于杭州市孤山南麓,西泠桥南侧,原为晚清名重一时的朴学大师俞樾故居,俗称俞楼。它依山傍湖,间以修廊短篱,四时花木杂莳其中,以其所蕴含的诚挚动人的师生情谊和浓郁的文化蕴味而显得格外耐人品读。1999年2月向游人正式开放。以珍贵实物和大量图片,全面介绍一代朴学大师俞樾的生平、成就、影响,以及他留迹西湖、对湖山风光与人文的卓识与贡献,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浓郁的人情味与可看性,同时还突出了名人纪念馆与西湖山水名胜的内在联系,在西湖人文景观建设上作出了新的探索。

展厅展馆

俞曲园元旦试笔横披卷 纸本,宽200厘米,高32厘米,行书,书法精练凝重。“元旦试笔”亦称“再入翰林”。

俞曲园剃头诗横披卷 俞曲园书,纸本,内芯为浅黄色毛边纸,宽40厘米,高36厘米,行书。前后有俞平伯题跋,宣纸,白色,直排5列。总宽100厘米。

《枫桥夜泊》诗碑拓 俞樾书,纸本,高140厘米,宽70厘米,行书。 

《春生堂全书》,是俞曲园先生的著作汇集,包括《群经平议》、《诸子平议》、《曲园杂纂》、《俞楼杂纂》、《茶香室丛钞》、《曲园自述诗》、《右台仙馆笔记》等500卷。这套书在“俞曲园先生纪念馆”中陈列着,供游人观摩。

历史沿革

俞曲园纪念馆位于孤山南麓,由晚清学者俞樾的旧居俞楼改建而成,素有“西湖第一楼”美誉。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是晚清成变卓著的朴学大师。1862-1908年(清同治、光绪年间),俞樾受骋出任杭州孤山诂经精舍的学教,讲学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众弟子将他讲学的诂经精舍命名为俞楼。1878(光绪四年)弟子们发起筑俞楼,初建两层,筑有围墙,院内假山叠石、亭台楼阁,一应俱全。 新建的俞曲园纪念馆采用青砖墙面、青瓦褐柱、飞檐翘角的仿苦江南建筑。底层丰富的文物、图片、资料,全面展示了俞樾的生平、学术成就和他对西湖山水文化的贡献,特别是一批俞曲园手稿、墨宝、实为难得一见的珍品。 合名臣名士,不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此楼成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1907年俞曲园辞世后,俞楼一时闲置湖畔,人去楼空。1920年,俞曲园的外孙许引之重建俞楼。抗日战争后,俞楼一度被出租用作开办饭馆,又为西湖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租为教职员宿舍,后任艺专校长的国画大师潘天寿就曾在此居住过。1998年5月根据有关史料记载的大格局,将这座房龄达119年之久的名宅,按旧时风貌重新修建。现俞楼为仿古砖石结构,重檐歇山顶,两层三开间建筑,灰墙、黛瓦、褐柱。楼后又建联廊,与重修的西爽亭、伴坡亭相连,再现俞楼昔日清丽、幽雅的书卷气。此后,在这里辟建俞曲园纪念馆,于1999年2月向游人正式开放。

俞曲园的玄孙、俞平伯之子俞润民得悉俞楼建馆后,将家中一批珍藏多年的俞曲园手稿、墨宝、著作、碑帖、图片以及同时期相关名人许乃普、谭钟麟等的手迹捐赠给俞曲园纪念馆作为藏品展出。其中俞曲园给女儿俞绣孙手札册页、俞曲园西湖山中题名刻石手稿、俞曲园《预撰自挽联》原件、《临终留别诗》手稿、俞曲园及俞平伯《剃头诗》手稿和许乃普、谭钟麟题赠俞楼楹联原件、申石伽《俞楼请业图》卷等,均为难得一见的珍品,一并在俞曲园纪念馆陈列供游人观赏。1999年11月25日,俞樾的玄孙女、俞平伯长女俞成,专程从北京飞抵杭州,向俞曲园纪念馆郑重捐赠俞氏历世珍藏的曲园老人《春在堂日记》手稿两册以及俞陛云《小竹里馆吟草》、《小竹里馆诗录》手稿。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河北工具箱
沧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