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中文名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外文名
Shanghai Jewish refugee Memorial
官网
点击查看
门票
45元/人
成立时间
2015年8月26日
开放时间
09:00~17:00
旅游景区级别
2010年(3A)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

基本介绍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犹太摩西会堂旧址,始建于1927年,位于长阳路62号(原华德路62号),1907年建造之时是一幢私宅。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将原来在其他地方租屋建造的摩西会堂迁入,成为一所供俄罗斯犹太人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主体建筑为层青砖墙面,水平向带状红砖作为装饰,门窗上饰有传统式样的拱券,山字形入口具有些许犹太建筑的特色。大门上方则是犹太教的标志“大卫星”。建筑风格朴素稳重,室内楼梯扶手雕饰精美。

展厅展馆

摩西会堂旧址

摩西会堂旧址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1928年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1994年参观时留言感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2007年3月,虹口区人民政府依据从档案馆发现的原始建筑图纸斥资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摩西会堂旧址现已恢复为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内部结构也根据图纸进行了调整,此建筑图纸的复制品现被安置于一楼。

展示厅

于2015年8月更新展览,用现代科技手段详实生动地讲述了欧洲犹太人避难上海的历程,生动再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反映了犹太难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以及当地居民和谐相处的情景。此外还展有难民护照和上海犹太早报等实物复制品、刻有拉宾题词的大型石片等。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的携手努力,使展厅令观众流连忘返。

中庭小广场

中庭小广场是拍照留影、驻足欣赏摩西会堂旧址建筑风貌的好地方,也是在馆内举行各大类型活动的场所之一。

名单墙

于2014年9月揭幕,刻有13732个曾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名字,是世界上唯一一面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墙。

白马咖啡馆

于2014年9月揭幕,刻有13732个曾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名字,是世界上唯一一面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墙。二战中由犹太难民开设的白马咖啡馆曾经见证了战争年代犹太难民的上海岁月,复建的白马咖啡馆修旧如旧,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现在人们依然可以走入其中,在感受昔日情怀的同时喝上一杯香浓的咖啡。如今的白马咖啡馆,使用了一批当初保留下来的建筑构件和家具。在二楼临展区,游客可以一边品尝醇正的咖啡,一边体会珍贵的史料带来的心灵震撼。

咖啡馆门前特有的大花园,让游客可以在繁华大都市体会到大隐于市的惬意,同时从另一角度细细品味上海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开放。

实用信息

公交

乘坐公交22路、868路、934路至东长治路海门路站下,或者乘坐公交13路、319路至海门路东长治路站下,或乘875路至海门路长阳路站下。

地铁

地铁十二号线至提篮桥站下,出2号口沿长阳路往东走约一百米即到。

历史沿革

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陈俭介绍,以俄罗斯犹太人为主建立的上海犹太宗教公会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长期设在摩西会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为当时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另外一个重要的组织犹太复国青年组织“贝塔”总部亦曾设在此处。今天,命名为“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的摩西会堂已成为整个上海关于犹太难民历史和实物资料最为齐全的地方,成为犹太人到上海的必访之处。

2007年3月虹口区政府还依据从档案馆发现的原始建筑图纸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如今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已恢复为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历史风貌,内部结构也根据图纸进行了调整。原始建筑图纸复制品现安置在纪念馆一楼。

标签: 3A景区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上海工具箱
虹口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