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庵

别名
三光庵
所在地/隶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兰河街

基本介绍

三光庵位于呼兰城西南隅,以三位创始人悟光、性光、纯光法师中的三个光字而得名,为全省第二大庵庙。三光庵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现有21人,其中15人在佛学院学习深造。每年来此光临庙会者逾万人。

建筑设计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仿清式庙宇,建筑面积为138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单檐,面阔3间,进深3间。大成殿位于大雄宝殿之后,亦为仿清式庙宇建筑,规模宏大。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三间起脊砖瓦结构,面积150平方米,石头台阶高出地面1米左右,正面屋檐探出2米,用四根红漆明柱支撑,前檐正中悬挂“大雄宝殿”镶金大字牌匾,大殿正中是对开门一扇,两侧各有一窗,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祖塑像,四周供奉有菩萨,护法金刚等神塑像。山门和前院墙皆鳅脊琉璃瓦结构,东西配殿系尼众起居餐饮之所。 三光庵大雄宝殿气势恢弘,引人注目。这里为三间起脊砖瓦结构,面积150平方米,正面前檐为4根明柱,正中置两扇对开门,东西两侧各有一窗,门窗花纹雕刻精细,色彩绚丽。殿顶悬挂“大雄宝殿”镶金匾,系仿照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字摹刻。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及诸佛塑像。

建设沿革

据呼兰史志记载,三光庵原为家庙,始建于1912年,先后历经五代住持。三光庵原有草房三间、砖瓦禅堂五间。1987年,原呼兰县县政府拨款和社会募化的方式,由年逾七旬的第三代住持智悲率众重建三光庵。2000年10月,第五代住持亲悟募资扩建。

活动及其他

旅游

三光庵于1992年9月正式开光,自开光以来,每年都有数万游人和信徒参观访问,特别是四月十八日庙会,游人如织,钟声不绝于耳,这是呼兰民间佛教风土民情之所。 呼兰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呼兰县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粮食、牧业、林业、水产基地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村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依托。同时,呼兰自古就是商贸重镇,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县内有萧红故居、法式天主教堂、清真寺、三光庵、四望亭、百年仙人掌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备受中外游人青睐。

宗教活动

1958年县统战部在宗教界上层人士中开展团结教育工作,对全县宗教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1979年恢复宗教活动, 1980年6月县政府拨款1万多元修缮了清真寺,成立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同年12月,恢复基督教活动场所,成立呼兰"三自"爱国小组,陆续退还基督教原有房产13间,并有组织地开展正常活动。 1982年成立县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了专职工作人员。 1988年恢复三光庵、福德庵2个寺庙。 1989年协助重建三光庵工作,同年对县内康金、沈家、方台等有宗教活动的地区进行调查。 1990年投资3.5万元重修了清真寺大殿和沐浴室。县政府投资1万元建100平方米佛教活动场所,协助基督教收回2间房产。同年召开全县宗教工作会议,制定了打击非法、违法宗教活动的8条措施,在各乡镇成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取缔18处非法活动点和3名自封的传道人。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黑龙江工具箱
哈尔滨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