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

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
别名
龙门
门票参考
80元
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2年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与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

“龙门”之称始自东汉,这里东为香山,西为龙门山,中间是伊水,两山屹立,形成一座天然门阙,故称“伊阙”,后又称为“龙门”。这里风景清丽、寺院林立,历来是诗人游客流连忘返之地。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景区荣誉

AAAAA级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特点

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载体大都为石头,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龙门石窟就以石刻的形式记下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那段已经消失的文明。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雕凿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时尚。

境内有从洛阳经郑州到开封的高速公路,洛阳经三门峡到潼关的高速公路也已投入使用。通过洛阳的国道主要有207、310,这两条国道和陇海、焦枝两条铁路相辅相成。

景区门票

80元/人,免票:普通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生及60岁以上老年人凭证:半价;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离休干部、记者、导游、市级以上优秀专家及洛阳市新闻单位凭证免费参观。

景区评价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中奉先寺规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女皇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历经了1500余年风雨沧桑的龙门石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河南工具箱
洛阳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