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曲阜周公庙

别名
周公庙景区
开放时间
全天
旅游景区级别
3A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明至清)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城东北里许处

简介

周公庙所在的地方是鲁国故城遗址,在周公庙门前立着“曲阜鲁国故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种字样的石碑,所以周公庙就是鲁太庙,鲁国的祖庙。

周公庙经过了宋、元、明、清的先后多次修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四周修建红墙包围,一共三进院落。

现存有殿、亭、门、坊共57间,总面积75亩,庙内古树掩映,十分壮观。

周公庙西北,有一处隆起的高地,人称“望父台”,又名“伯禽台”,传为当年伯禽向西望父祭祀之地。

庙内大体上对称式分布,松柏参天,古树庇荫,给人一种宁静肃穆的感觉。

游览周公庙

棂星门

到了门口,一圈矮墙,一条甬路,直通周公庙的大门——一座灰瓦覆盖下的四层斗拱的牌楼式木坊,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重修,同别处庙门不同的是,大门的四个柱头立着四大天王的塑像。正中上书三个大字:棂星门。

大门两侧红墙环绕,踏门而入是第一进院落,院内东西侧墙中,各有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刻立的外向石坊一座。

东坊额刻“经天纬地”四字,赞扬周公一天地为法度,经管天下,拨乱反正。

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扬周公制定了治理国家的礼乐典章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以德、礼治国奠定了基础。

成德门

正中有南北向的甬道直达第二道门:成德门。成德门内为第二进院落,甬道东侧是碑亭。

亭内立清康熙二十六年玄烨祭周公庙的巨碑一幢。

雕镂技法严谨精细,盘龙盘旋飞舞,龟驮(又名赑屃Bixi、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

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昂首怒目,形态生动。御碑亭后面是达孝门。

达孝门

达孝门有一块残碑,上半截已没有,是人为破坏的,下半截记载着文化大革命对古迹的破坏。

全诗如下:“万恶四人帮,十年逞凶狂;少昊头颅碎,鲁城被拆光;三孔大殿毁,周庙受遭殃;贼罪臭千载,历史诛巨奸;首凶陈伯达,作伥谭厚兰;留此残碑在,铁证永相传。”

原石碑是国务院于1961年立于曲阜周公庙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标志碑,石碑上隶书刻“鲁国故城”,文化革时被砸毁,后移入周公庙内,又重立此碑。

诗意容易理解,记载的是文革破坏曲阜的历史。

诗文的作者是李予昂。李予昂前辈是山西人,1949年2月从延安进京接管国民党的税务局,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1958年调任山东省副省长。

1980年陪客人来曲阜时,有感而发,赋此诗于此碑。

诗中所言陈伯达,估计大家都还知道;谭厚兰,何许人也,可能就比较生疏了,该人为“文化大革命”初期,赫赫有名的北京红卫兵五大领袖之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造反派头头。

1966年,她最先响应聂元梓,在北师大贴出大字报,8月底组织了北京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井冈山战斗团”并任总负责人。

11月在戚本禹、林杰(亦说康生)授意下,以中央文革小组名义,率队200多人到山东曲阜造“孔家店”的反。联合当地造反派成立“彻底捣毁孔家店革命造反联络站”,召开彻底捣毁孔家店的万人大会,砸毁国务院1961年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发了给国务院的抗议信。

在曲阜的二十九天,烧毁古书二千七百余册,各种字画九百多轴,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七十余件,珍版书籍一千七百余册;砸毁包括孔子墓碑在内的历代石碑一千余座,捣毁孔庙,破坏孔府、孔林、鲁国故址,刨平孔坟(经陈伯达批准),挖开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的坟(共破坏文物6618件),对其曝尸批判。

专治经学的周予同教授被专程解押到场逼着亲自动手挖孔子的坟墓。

押着当地各级领导干部和高赞非等参加过1962年“孔子讨论会”的学者陪孔子塑像游街,称之“为孔老二送丧”。

元圣店

过了达孝门,是周公庙的第三进院落,也是周公庙的中心院落。

正中大殿为“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顶,高11.4米,广5间,深3间,六梁二十四柱,斗拱层叠,顶覆绿瓦,里外门窗透雕,红漆贴金彩绘。

殿内正中枋上高悬“明德勤施”雕龙金字巨匾。

殿内明间正中的石雕须弥座上,置雕龙贴金神龛一座,为1984年复原,龛内端坐着红颜白须的周公塑像(1981年复原)一座,旒冕(头戴挂有玉串的王冠)衮服,正襟端坐,手执镇圭,双目炯炯,神态安详。

周公像是按帝王规格塑制的。两旁抱柱上悬挂着清乾隆帝手书的楹联: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图书象演尼山绕绪本先型。这副楹联道出了这位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制礼作乐”的首创精神。

西北墙壁镶嵌有汉代画像刻石一方, 名曰“周公负扆(yǐ古代宫殿内门和窗之间的地方)图”。刻石已残破,现只看出一人拱立,左端隶书“周公”二字。

元圣殿梢间,有鲁国伯禽塑像端坐在石刻须弥座上。白面乌须,冠冕章服,手执桓圭,姿态恭谨。

元圣殿前左右各有配殿和历代碑刻多通。

元圣殿后,原建有“定鼎堂”等建筑,现仅存殿基。

庙内宋、元、明、清碑刻中以清代《金人铭》和宋真宗御书《文宽王赞》最为著名。

整个周公庙中,除了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游人,相比于孔庙的人声鼎沸,这里要清幽了很多。周公庙门前立有“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碑石,说明这里曾是鲁国故城,不过,估计只是故城中太庙的所在,否则,这城也太小了。

周公简史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之弟。因食采于周,故名周公。辅佐武王伐纣,灭殷拥有天下,建立周朝,并制定了典章制度。

按周朝宗法制度,周公被分封于鲁。因公留佐成王,故长子伯禽就封,建鲁国,为鲁国第一代国君。因周公佐周之殊功,特许伯禽于鲁设立太庙,以祀远祖。周公死后,并祀之。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鲁顷公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

顷公亡,迁于下(一作卞)邑,为家人,鲁绝祀。”鲁亡国后,太庙逐渐荒废。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于原太庙旧址为之立庙,并令本州正官于每年春秋二季致祭。

元至大年间加以重修,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又重修,并置庙户,颁祝文,命有司春秋致祭。正德十三年(1518年)始置祭田祭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圣祖至曲阜祭孔,遣使祭告周公庙,并赐周公后裔东野沛然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持周公庙祀事。乾隆二年(1737年)、三十五年(1770年)两度重修。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高宗东巡至鲁,到周公庙拈香,并颁赐范铜供器5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拨款维修,恢复原貌,“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1978年后,政府再次拨款整修,新塑周公、鲁公像于元圣殿内,使庙貌一新。1977年,公布周公庙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山东工具箱
济宁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