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船厂遗址

门票参考
30元
开放时间
08:00~17:00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六批(明)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漓江路57号

历史沿革

龙江船厂遗址前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明洪武初年建于南京龙江关(今南京北郊),明嘉靖后期,船厂开始衰落,一直延续到明代灭亡,这座船厂才完全消失。

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长江边明代的船厂遗址(也就是现在的宝船厂遗址公园处),定名为“龙江宝船厂”。1985年,这片遗址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采用“龙江宝船厂遗址”的名字。

龙江船厂遗址,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打造成的遗址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特点

结构

龙江船厂厂区分为两部分三块。东边约占总面积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以院墙相护,主要是提举司、都水分司、官衙、官斋、指挥厅等行政机关,还有蓬厂、油漆作房、油麻地。西大半边为生产区域,后因承平日久,船数递革。厂内空地,暂召军民佃种,只留南、北水各一区,以便工作。分前后厂,前厂作塘两个,有陆地船台、作塘通过小溪桥通秦淮河,后厂有作塘3个,有陆地船台,作塘通过大溪桥通秦淮河,有铁作房,整个厂区油麻地计70余亩,用于生产黄麻、桐油、后厂路口设看料铺舍一个。厂正门位于南面,南向。

特点

在船厂遗址所见到发现遗物的各个“作塘”或水塘,它们分布规则,并有一定方位。现存的六个“作塘”,它们平均约长500米,宽40米,皆成东西方向,与长江的夹江相通。

文物遗存

龙江船厂遗址出土遗存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各种古船构件,如多枚四爪铁锚(大小不一)、船用综绳(粗细不等,粗直径约8厘米,由9股编成)、残舵(巨大)、明瓦、废弃古船残骸(已被挖土机抓碎弃之连渣土一同倒入堆土场)、枣合钉、平交钉、钯钉、防锈漆、船板(厚达10厘米)、油灰坨(捻缝用)。

第二类,各种造船工具,如锤、锯、斧、凿、锉、钻、锥、刀具、夯、刮刀、各种木桩、木撑、木板、废弃船舶残部、测量船材的卡尺(尺上刻度明确)。

第三类,古人生活用品,如大量青瓷、白瓷、青花瓷碗、盏、杯、碟、盘、盆、钵等。有些瓷器底部字迹清晰如新,还有耕种田地的铁犁、韩瓶、夜壶、大瓮、称、香炉、剪刀、锁、综鞋、大量(元、明)两代铜钱币等。

第四类,古代建筑用品,如琉璃瓦脊、青砖等、筒瓦等。

第五类,大量古代兵器,如腰刀、枪、剑、矛、铜火铳(多支)、铁盔甲片、头盔、铁篱、震天雷(一种威力巨大的爆炸物)、炮弹、箭尖、石炮弹、短刀、手铐、脚镣、铁火炮(炮口直径大20厘米)。

价值意义

龙江船厂曾经是历史上繁忙的国家级造船厂,龙江船厂和宝船厂并称中世纪世界上大的皇家船厂。龙江船厂曾为宋、元、明代制造过大量海船。为明王朝保卫京畿、防御倭寇、海上漕运、江防、海防……做出巨大贡献,也曾为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龙江船厂遗址大量珍贵文物的发现不仅证明此地是明代造船之处,也为研究中国造船业和造船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历史文化

早在南宋时期建康造船业就十分发达,为加强对金作战能力,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始在江南地区开始大规模造船,建康的造船场就设在龙湾附近,称“龙湾都船厂”,该船厂一直到朱元璋攻占集庆时皆存在,历时两百多年。龙湾都船厂既造新船亦修旧船,当时先进的四百料战船即都船厂所造。从淳祐九年到景定二年(1249—1261年)12年间,共造、修船3219艘,其规模、能力可见一斑。当时先进的车头船、飞捷船、铁头船、铁鹞船、桨船、板船、脚船、多棹船、紫舫船、水哨马船、座船、海船等20多个品种龙湾都船厂都曾有制造。明代龙江船厂正在是宋元龙湾都船厂的基础之上延续发展的。

明朝政府在永乐、宣德时曾经派遣大批使臣出使亚、非各地。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之间,中国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前后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明初郑和七下西洋的盛事,把中国传统造船技术推进到空前的繁盛时期。以郑和宝船队为代表,其船型巨大,设备完善,航海组织严密有序。在明代还出现了《南船纪》、《龙江船厂志》、《漕船记》、《筹海图编》、《武备志》、《船政》、《船政新书》等一系列有关船舶、造船技术、船厂生产管理方面的著作。

旅游信息

位置:南京市漓江路57号

旺季开放时间:8:00-17:00

旺季门票:30元

优惠信息:学生票15元,1米2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免费。

交通信息:乘公交47路;72路;133路;307路;d1路;g6路至宝船遗址公园下车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黑龙江工具箱
齐齐哈尔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