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农场

别名
农垦绥滨农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景区,绥滨农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景区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2014年(AAA)
所在地/隶属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

简介

地理坐标在东经130°22′30″-131°51′27″,北纬47°5′-47°42′30″之间。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6公里。现占地面积77.8万亩,拥有耕地55万亩,其中水田45.2万亩南临松花江,北靠黑龙江。总人口2万人,职工6000多人,下设四个管理区与37个居民组,工商运建服企业18个。东部和南部分别与绥滨县忠仁、北山接壤。西部与江滨、军川农场和普阳农场相邻。

行政区划

绥滨农场南邻松花江,北靠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全场土地总面积518.9平方公里,有陆地410.6平方公里,林地64.8平方公里,水面43.5平方公里,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9.15、12.5%和8.4%。农场有农业生产队34个,工、商、运、建、服企业28个,总人口16257人,其中职工9080人。场区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耕地面积3.28万公顷,其中旱田占65%,水田占35%。

历史由来

绥滨农场,1948年由绥滨县创办县营农场,定名“绥滨农场”。1951年9月,划归松江省人民政府领导,改名为松江省机械农场。1955年改隶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二师第九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农场体制,仍称绥滨农场,隶属宝泉岭农场管理局。绥滨农场场区地处松花江与黑龙江之间冲积平原,土地平坦,是个农、工、牧、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国营农场。198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综合改革试验区。场区土地面积8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0.2万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和水稻,1992年粮豆总产量5.9万吨,粮豆商品率达77%,奶牛饲养业也有很大发展。1992年农业总产值达7329万元。场办工业有乳品厂、砖瓦厂、木材加工厂、粮油加工厂等。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9万人,场部已建成有7300余人的边境农垦小城镇。

农场发展

2009年,全年实现农场地区生产总值8.4亿元,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4517元,企业利润2000万元。实现粮食总产34.8万吨,3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创建通过了国家验收;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03亿元;全年完成造林1950亩,植树130万株,建设绿色通道20公里,新增大棚葡萄观光示范基地、五味子观光示范基地51亩。新建了68万平方米新型工业园区,成功引进5家企业,实现工业招商引资4000万元,工业增加值1.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85亿元。开发楼房总面积10万平方米,新建通村公路42.5公里,整体搬迁居民点7个。农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创争工作先进集体”,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水稻示范场”、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全国标准粮田建设先进单位”、垦区唯一“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全国造林五百佳单位”。 农场城市化建设顺利通过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

2010年,农场要努力打造水稻专业大场,新开发水田8万亩,实现粮豆总产36万吨,种植业人均收入2万元的目标。投资9000万元对五个居民组进行土地整理;投资3000万元建现代化大农业展示园区一处。推进“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97 亿元,比2009年增长21.4%。高标准实施10公里绿色通道和8个绿色景观建设工程,完成植树150万株。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1亿元、工业增加值1.1亿元。新建楼房11万平方米,整体搬迁12个居民组,拆迁1500余户。建设通村公路15公里,对主要街道进行彻底改造,完成自来水厂搬迁和地下排污管网建设。在城区沿外环建设100米宽绿化林带。

农场职代会通过了“创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示范场实施方案”,制定了农场今后五年的整体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把农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环境优雅、场风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山水生态森林绥滨城。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黑龙江工具箱
鹤岗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