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力河自然保护区

别名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等级
国家级(1998年建区)
所在地/隶属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地跨宝清、富锦、饶河、抚远三县一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32°22′41″—134°10′24″,北纬46°30′10″-47°22′17″, 保护区总面积为160595.4公顷,保护区三区划分为:核心区37045.0公顷,缓冲区5312.4公顷,实验区70425.8公顷。

地貌

可划分为低山丘陵、山前台地、一级阶地、高低河漫滩和水面六个类型。保护区范围内海拔高度在41.9至834.4米之间,保护区最高峰为龙山,海拔834.4米,坡降1/50至1/500。

水文

保护区内主要河流及湖泊有:挠力河、七星河、蛤蟆通河、宝清河、小清河、七里沁河、和无名湖等。

挠力河为乌苏里江左岸的较大支流之一。明代称诺雷河,《吉林通志》称诺罗河,均同满语意为“河床流荡不定”。挠力河发源于完达山脉北坡,勃利县境内七里嘎山。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经勃利、宝清,于饶河县东安镇从左岸注入乌苏里江,全长596公里,流域面积23988平方公里。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动物

野生动物593种;有脊椎动物6纲38目96科218属373种,其中许多种类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据初步调查,主要脊椎动物有:黑熊、狍子、狐狸、麝鼠、雪兔、马鹿等;鸟类有大雁、绿头鸭、丹顶鹤、白鹭、苍鹭、罗纹鸭、红嘴鸥、东方白鹳等。除此还有多种鱼类,如鲫鱼、鲤鱼、北方泥鳅、鲶鱼、草鱼、狗鱼等,蛙类主要为黑龙江林蛙。

植物

野生植物400多种,如乌拉苔草、漂筏苔草、芦苇、香蒲、小叶章、修氏苔草、野大豆、黄芪、蒿类、柳叶乡线菊、沼柳等。2000年由国家环保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委员会出版的《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中,有五种水生植物被列入,其中,莼菜和貉藻被列入Ⅰ级;而莲、浮叶慈菇和乌苏里狐尾藻被列为Ⅱ级。

价值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1047 种,有动物539 种,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持着内陆湿地系统的完整性、自然性,保存了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及生物特有的遗传基因,在全球同一生物带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景观的一个“缩影”。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黑龙江工具箱
双鸭山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