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塔
- 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级第七批(宋至明)
- 所在地/隶属
-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
发展历史
能仁寺位于九江市中心。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年),旧名承天院。焚毁后,唐代重建。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扩建,更名为能仁寺。后多次兴废,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复建,为九江三大丛林之一。
大胜塔在能仁寺大雄宝殿东南侧。始建于东晋,后毁。唐大历年间(766—779年)白云端禅师重建,殿、塔并起。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虽经兵祸,殿堂遭毁,但塔完好。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遭兵火破坏,塔毁3级。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九江关督白景福劝募修复。塔为砖石结构,通体呈六角锥状,共7层,高42.26米,底层对角直径长8.9米,门朝西南。从第二层起,每层六面均有门,三实三虚。塔内有砖砌梯阶,如此可盘旋而上。塔外形似楼阁,古朴庄重,塔顶为六角攒尖式,上立铜刹。左侧底层镶嵌石碑一块,是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之《重修大胜宝塔碑记》。
文学相关
清人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大闹能仁寺”故事就取材于此。一千多年来,大胜塔虽然经风雨侵蚀,地震摇撼,仍巍然屹立,毫无倾斜,远望近瞻,雄伟壮观。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G2918(深圳北-北海)
D3858(广州南-昆明南)
D3738(广州南-北海)
D3790(广州南-百色)
D3862(广州南-昆明南)
D3742(广州南-北海)
D3762(广州南-桂林北)
D3746(广州南-防城港北)
D3764(广州南-柳州)
D3630(广州南-南宁东)
K1348(深圳-西安)
K195(呼和浩特东-成都)
Z311(呼和浩特-西宁)
D1849(广州-广元)
D2794(包头-太原)
G1748(广州南-蚌埠南)
D1834(广州南-成都东)
Z332(深圳东-成都东)
T219(广州东-合肥)
K570(东莞东-齐齐哈尔)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上海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