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

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
别名
腾龙洞大峡谷
地质公园级别
国家级(2014年第七批)正名
所在地/隶属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发展历史

2006年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建立湖北利川腾龙洞省级地质公园。

2007年将利川腾龙洞和恩施大峡谷组合在一起。

2009年经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同意更名为“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正在申报之中。

2010年9月25日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率先在利川揭碑开园。

2014年1月14日,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获批第七批国家地质公园。

目前已成功开发利川腾龙洞景区和恩施大峡谷景区。

主要景点

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利川园区面积为107.80 km2, 园区内的地质遗迹及构成的景观主要属于岩溶及清江侵蚀成因。

景观特征

(1)完整的腾龙洞洞穴系统

包括腾龙洞旱洞和清江伏流地下河洞穴的全部洞道。整条清江在“卧龙吞江”处被鲸吞变为伏流潜入地下,伏流段直线距离达17公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伏流洞穴系统,被权威的《岩溶学词典》收录为典型范例。闻名遐迩的腾龙洞洞穴系统已测量长度为59.8公里,位居亚洲第二位。水洞是现代伏流通道,而旱洞是古伏流通道,其洞腔浩大,世所罕见。

(2)以玉龙洞为代表的园区内的其它洞穴

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非常发育,类型多,分布普遍,形态最为奇特的石瀑、石幔、石盾、洞底形似罗汉的矮小石笋、不同粗细的石柱、顶板有密集的石钟乳外,鹅管非常发育,数以百计,长度50cm~60cm,沿裂隙悬挂排列。鹅管数量之多,在我国属于少见,为稀有的沉积形态,观赏价值很高。

(3)地表以长堰槽为代表的岩溶干谷系统

它们现今既起有一定的排水作用,又是地质地貌发展演变的“证据”,它们与峰丛洼地地貌共同组成园区的优美的岩溶景观。

(4)龙门景区中的穿洞群、嶂谷及溶蚀洼地

腾龙洞支洞毛家峡洞延伸方向分布的毛家峡—张家峡嶂谷,长2千多米,宽约50米,深约70米,其东至观彩峡段连续分布有三个穿洞,俗称“三龙门”,它们是原先的毛家峡洞顶崩塌的产物,虽为天然生成,宛如人工开凿。

地质公园内众多的地质奇观,其系统性、典型性、优美性、完整性、科学性均是国内外同类遗迹的典型代表,具有世界级对比意义,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腾龙洞的巨大廊道为确定地壳变动速率和岩溶水系统变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最好的研究基地。本区地表地下构成的完整的岩溶地貌—水文系统,是研究大型洞穴的形成机理、河流及伏流发育演化史的天然实验室。地下河及其洞穴是极其特殊、现在仍很少涉足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必将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和洞穴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腾龙洞支洞及清江源地区发现大量的第四纪中更新世的大熊猫——剑齿象哺乳动物群化石,特别是第四纪灵长类动物化石在本区的首次发现,为寻找古人类化石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园区内地质遗迹发育条件典型,不同阶段岩溶的发育叠置、继承和新生等现象,是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环境学、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理想的教学、科普、实习基地。同时,开展对腾龙洞洞穴系统的研究对计算腾龙洞泄水能力、解决困扰整个利川盆地的洪水问题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旅游观赏价值

2005年10月,由颇具权威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所作的“选美中国”的评选中,腾龙洞赫然进入中国六大最美洞穴之中,这是对腾龙洞美学观赏价值的肯定和褒奖。中国洞穴数以万计,已对公众开放的洞穴也在500个以上,要在成千上万的洞穴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腾龙洞洞穴的最突出点是其极其巨大的规模,就洞穴的廊道空间规模而言,与我国和世界上最著名的洞穴相比,利川腾龙洞在国内和世界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首先,在洞道的规模,特别是水平洞穴廊道的规模上雄居世界最大洞穴之列,仅就腾龙洞干洞来说,就有长达10km以上巨大洞穴廊道。腾龙洞洞口高72m,宽度为64m,在世界上,如此巨大的洞口甚至为少见,位居世界第3。我国现今已进入国家地质公园系列的与洞穴有关的国家地质公园中,它们虽各有特点,但从洞穴通道规模看,皆远不及利川腾龙洞。还有世界上慰为壮观的河流落水洞和极为罕见的穿洞群,它们共同构成这一世界级地质旅游资源的壮观景象。

探险价值

利川市岩溶峰丛山区存在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地下河系统,它和周边的溶洞至今仍披着神秘的面纱,是进行洞穴和地下河探险的最佳地区之一。园内分布的众多悬崖峭壁,也是进行攀岩探险和野外生存训练的的好场所。

地质遗迹的其它价值

众多地质遗迹的巨大体量、奇异优美的景观风格、空中地面地下立体交叉分布格局,是理想的影视拍摄、特种体育活动场所。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湖北工具箱
恩施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