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嫩江农场现代农业旅游区

别名
农垦嫩江农场现代农业
门票参考
10元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小时
所在地/隶属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

产业发展

农业基础实力雄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耕地属全国松嫩平原著名的黑土地带,素以“土中之王”著称,适宜种植小麦、大麦、大豆、玉米、甜菜、油菜、亚麻、芸豆、马铃薯、等作物。现代农业机械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拥有英国、美国迪尔公司、纽荷兰大马力等农业机械202台套,其它配套农机具1000余台套。种子加工、物资供应、粮食存储处理、加工、销售、水利设施等服务体系健全,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先进,先后引进推广二十余项农业新技术。农场是国家重要的大豆出口基地和优质小麦的生产基地。年生产粮豆达10万吨,农产品商品率达85%以上。

非国有经济蓬勃发展,畜牧业以奶牛为主导产业,已逐步成为龙头支柱产业。目前,全场拥有奶牛5000余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日益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场耕地总面积的30%以上,特别是以脱毒马铃薯为主导产品的高科技项目已经成为农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立场项目,黑龙江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已经建成。交通运输、五小加工、商品流通等各业兴旺发达。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投资环境良好。鹤嫩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场区,场内循环公路四通八达;开通了光缆,通讯与国际接轨,信息进入国家级高速公路,为招商引资、携手开发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

场自然资源丰富,草原面积18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以“云杉”、“银中杨”为重点的开发项目,前景广泛。水面6000亩。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发展中的嫩江农场面对入世的挑战,将按照“农、林、牧”三业并举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打入世牌,举绿色旗,走调整路,依托地缘、资源优势,提出了建设国家优质大豆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优质麦生产基地、绿色特色高值经济作物基地,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林业苗木繁育基地、奶牛养殖基地的战略构想,现已初具规模。勤劳好客的嫩江人,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及有识之士来场开发建设,与嫩江人民共创二十一世纪辉煌。

景点简介

介绍嫩江农场始建于一九五五年,经过四十五年开发建设,已拥有耕地三十六万亩,二十个农业生产单位,八个工业企业和十余家服务公司,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工、商、运、建、服蓬勃发展的综合型现代化农垦企业集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8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63人。

农场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齐备,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投资环境良好。北嫩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场区,场内循环公路四通八达;开通了光缆通讯,可直接进入国内、国际通讯网,与国内外直拔通话;农场与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微机联网,信息快捷,为招商引资、携手开发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

农场农业基础实力雄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耕地属全国松嫩平原著名的黑土地带,素以“土中之王”著称,适宜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甜菜、油菜、芸豆、马铃薯等作物。现代化农业机械处于全国领先行列,种子加工、物资供应、粮食烘干处理、粮食加工销售、水利设施等服务体系健全,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先进。农场是国家大豆生产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生产粮豆9万吨,农产品商品率达85%以上。

场办工业迅猛发展,生产优质面粉、豆油、饲料、红砖等产品。采用微机控制技术的饲料加工厂,年生产能力6万吨,生产“畜丰牌”奶牛、肉牛、肉鸡、蛋鸡、猪等各种浓缩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粮油加工厂年生产优质面粉5万吨。

自营经济发展以奶牛、乌鸡黑凤、棚菜、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五小加工、商品流通等各业兴旺发达。

农场自然资源丰富,草原面积18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水面6000亩,农场拥有的土地、林地资源、草原和水产等资源,等待着各地客商开发利用。

黑河嫩江农场票价: 10.00

美食

黑河餐饮以东北风味为主,各大菜系兼容并蓄,俄式风味也有一席之地。 菜式特点: 黑河的菜式就地取材,选料珍奇;制作精细,品种繁多;咸鲜定味,油重色浓;盘大量多,丰富实惠。在烹调上以清煮、清炖、氽、炒、焖、生拌、凉拌为主,以“奇、鲜、清、补”见长。 俄式大餐: 由于与俄罗斯近在咫尺,黑河的俄式扒鸡、奶油牛肉饼、俄式肉排、沙士利、苏波汤等俄式菜肴保持了地道的俄罗斯风味,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五大连池餐饮推荐: 连池鱼、矿泉蛋,药泉豆腐农家饭。 五大连池的矿泉鱼是名贵的冷水鱼,肉质优良,味道鲜美; 矿泉蛋是在矿泉湖水里长大的鸭子所产的蛋,蛋黄为红色,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味道与众不同; 由矿泉水调制的大豆腐和干豆腐成为五大连池一绝,滑嫩可口,久炖不碎; 农家饭庄的饭菜更是别有风味,地道的山野菜,矿泉畜禽肉,是纯粹的绿色食品。

娱乐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达斡尔族过去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屯众杀牛或猪祭天、地、山、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祭鄂博(一种山神)外,甚至以巫术治病,届时要杀牛、羊,同时还要奉送许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如今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新生的节日“乌日贡”

“乌日贡”节产生于1985年,意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历时3日,地点在赫哲族聚居区轮流。节日的白天主要是体育竞技。有游泳、划船、撒网、拔河、叉草球、射草靶等。其中叉草球最富民族特色,是叉鱼草技术在陆上业余训练。草球以湿草捆扎而成,大小若足球。比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多个草球扔出一定距离,参赛者站在同一界线上轮流用近2米长的3齿木杈投叉,中者为胜;另一种是分两队比赛,甲队先把球抛向空中,球落地前乙队若能叉中,就前进15至20步,否则后退同样的步数,改由乙队发球甲队叉。先前进到终点的队为胜。入夜,江边燃起堆堆篝火,举行群众性的聚餐宴饮活动。人们手拉手跳起天鹅舞、萨满舞、鱼鹰舞、手鼓舞。热情奔放的舞姿伴以曲调悠扬的歌声。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妇女爱唱“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老头爱唱“伊玛堪”。“伊玛堪”是种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类似于北方的大鼓,形式具有史诗的特点。皓月当空,篝火通明,赫哲族村屯充满了欢乐气氛。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黑龙江工具箱
黑河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