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真如寺

别名
武乡县真如寺
门票参考
10元
开放时间
08:00~16:0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元至清)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

简介

真如寺在山西武乡县城东40公里的韩北乡士河村中,创建于元至治三年(1323)。明弘治、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增建与重修。

建筑

寺院坐北向南,共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中大殿(俗称南殿)、后大殿,钟鼓二楼位居天王殿两侧,左右廊庑配殿对峙,共有殿宇三十余间。天王殿、钟鼓二楼及前院廊庑配殿于民国初年塌毁,其余主要殿宇尚存。后殿建于寺院的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梁架为原始材料粗略加工后施用,为元代遗构。金柱、檐柱柱头卷舌圆润,内额缝间用大替木,从用材选料及形制上分析仍沿袭了宋代的制作手法。两山用四柱,殿内彻上露明造,梁架彩绘图案,前檐柱头斗拱五铺作重拱双下昂,明次间柱头斗拱出45°斜拱,各间均无补间铺作。悬山式殿宇灰脊灰兽,筒板布瓦装修,举折较为平缓。南殿居中,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四檐各施三踩斗拱,单下昂,前后檐明次间均施补间科。角科出斜昂,耍头作昂型,用鸳鸯交首拱连接。

历史

现存真如寺,有正殿五间,南殿三间,另外护法枷篮,钟鼓楼以及庶郭毕具。其主建筑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椽,为悬山顶造南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为单檐歇山顶造。整个寺院呈现浓郁的古典风味,氲含典雅的佛教风情。真如寺始创年代已远不可考。据碑文记载,至北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始有真如寺之名。元代至元三年,经重修扩建,初步形成一定格局。此后,曾在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进行过多次重修,但基本格局未变。

真如寺虽庙貌规模不甚宏伟,但其历史上在当地影响较为广泛。最为典型的有每年四月的传统庙会和腊月初八的雪山庙会。每逢庙会,周围数十里村民老少云集,男女纷杂,各类杂耍,技艺纷呈;商贾会聚,百物交流;文武社火,热闹非凡。特别是每年腊月初八的雪山庙会,远近寺庙和尚僧众抬着用洒水冻结而成的雪花松枝,前来进香,形成真如寺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情。直至今天,这里仍然流传着"千层树、八角井,三街六寺九观音,三十二亩柳塘地,八十二亩聚羊桥等等神话传说。

此外,真如寺在历史上曾收集了大量的名人碑刻,据《武乡县志》(旧志)载,其中较为有名的碑刻有:兵部尚书魏云中所撰《大明创建敕封海读王碑记》,进士任斗南撰附《县尹李公德政之碑》等等。

真如寺不仅保存了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而且还是一处革命旧居。1939年7月15日至1940年11月4日,八路军总部野战卫生部、总部医院、总部卫生学校曾驻扎在武乡东部山区的土河坪村。总部卫生部、医院和卫生学校驻扎在真如寺内及附近群众家中。野战卫生部曾在附近一带设立材料分厂和制药分厂。总部卫生部和医院在这里治愈了大批伤病员,并为我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前线输送了大批医务人才。

由于真如寺存在较高的文化品味和文物价值,所以1980年8月1日,被专家评定并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线路

1、长治---武乡

每天在长治客运中心有发往武乡的客车,发车时间6:30--17:00,每30分钟对开一趟。

太原---武乡

每天在太原建南汽车站有发往武乡的客车,发车时间6:30--16:00,每30分钟对开一趟。

2、武乡县城有开往韩北乡的班车,然后包车前往士河村。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山西工具箱
长治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