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介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四批(商代为主)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绵山南麓旌介村

历史遗迹

商代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绵山南麓旌介村以西,灵石县城东北15公里处。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仰韶、龙山文化和东周遗存,并广泛分布商至汉代墓葬。

1976年发现商代晚期墓葬一座,出土有鼎、爵、觚、觥等铜器30余件。1985年1月,在村东取土场又发现两座商代墓和一座车马坑,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等。1985年发掘清理晚商墓四座,西周粮仓二座,汉墓一座。有两座商墓为少见的一椁多棺,出土铜、玉、陶、骨器138件,其中青铜礼器40多件,多铸有“亚羌”铭文。

文物遗存

两座商代墓均为土坑竖穴墓,葬具有棺、椁。1号墓,一椁三棺,正中为男性墓室,仰身直肢,两侧各一具女性尸骨,均为侧身葬,面向墓主。2号墓,一椁二棺,男性墓主靠南,仰身直肢,女性靠北,侧身面向男性。两墓填土中都有殉人、殉狗、附葬牛腿。墓底有腰坑、殉狗。

两墓出土有青铜器鼎、簋、尊、卣、觚、爵、羊头小刀铜器等140余件。玉器有鱼、燕、鸟、虎、璜等10余件。从出土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和羊头青铜小刀等分析,此墓葬属于商代晚期北方青铜器石楼类型。且其中40余件青铜器上面有族徽“VV”,可释为鬲,说明灵石一带在晚商时期为鬲族方国所在地。两座墓主为其统治者。另外2件爵有铭文羌字,说明这一带当时也在羌人活动范围之内。一件青铜簋底铸有阳线条马的图案,这与甲骨文中常见的马羌有关连。

文物保护

1996年,旌介遗址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中商墓铜器的铭文可能是一种族徽符号,反映了商代晚期与商王朝共存的北方方国的文化面貌。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山西工具箱
晋中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