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襄城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级别
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

基本介绍

国家湿地公园是指经过国家湿地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湿地公园,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兼具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的功能。

襄城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定位为“淮河上游伏牛山区和黄淮平原过渡地带重要水源地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湿地知识宣教展示的河流型湿地”,结合湿地公园的资源特点,实现保护、宣传、科教与合理利用的多项功能。

根据规划,拟建的襄城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

其中,湿地保育区规划面积734.12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1.87%,主要通过封育及规范人为活动,对其进行保护。人工清除河道垃圾,加强河岸防护林建设和管护,增加河岸植被面积,加强科研监测,防治外来物种侵入,建立保护管理站点和日常巡护体系,提升监管和保护能力,严禁捕鱼、网鱼及随意野游、养殖和放牧等活动。

恢复重建区位于湿地公园中部北汝河县城东段河道南岸,规划面积56.23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6.27%。在该区内水比较浅的河湾处进行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的种植,恢复湿地生态环境,丰富湿地公园滨水河岸的景观层次。

宣教展示区由四个宣教点组成。这些宣教点除了展示北汝河水文化、湿地知识、湿地景观外,还可以开展现场观鸟识鸟活动。

合理利用区集中分布于北汝河襄城县城段的南北两岸。通过对河岸植被进行恢复,改善河堤环境,适当规划沿河岸的步游道,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襄城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必将成为我市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湿地公园,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早在2014年12月31日,长葛双洎河国家湿地公园就已获批。那么,什么是湿地呢?1月13日,记者在市区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对于湿地的印象几乎都停留在电影画面中。

30多岁的市民刘倩喜欢旅游。她说,看过电影《非诚勿扰》后,其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印象深刻。2015年十一假期,她和家人去杭州旅游,特意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游玩了一番,美丽的湿地风光让她流连忘返。

“今天一大早就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发消息,说襄城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获批了。这真是个好消息,身边的美景让人期待。”刘倩说。

虽然不少市民和刘倩一样,对湿地美景满怀憧憬,但大家几乎都说不清楚什么是湿地。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深度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水源直接利用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地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弱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有益的作用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保育区包括河岸以内的河道水面、北汝河至武湾-袁湾村跨白灌渠桥段白灌渠水面以及现状生境较好的河滩地和河岸防护林, 规划面积 734.12 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 81.87%。主要建设内容:在人员密集区段的湿地保育区设置围栏、护栏等设施。在部分地段设置界桩、警示牌,明确湿地公园定位和范围。在东侧湿地保育区附近设置保护管理站及水质监测点。在郑庄村河段和湿地公园东段设置栖息地保护地带,这两段是湿地生境和鸟类栖息地典型的区域。通过封育,保护好生境,自然恢复滨水区和滩涂湿地生境,充分利用湿地生物和水体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阻隔沉降等净化能力,降低周边村庄、农耕地带来的污染。

恢复重建区位于湿地公园中部北汝河县城东段河道南岸局部相对成片的已被破坏的生境,规划面积 56.23 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 6.27%。主要建设内容:水生植物种植工程、河岸植被恢复工程、人工河岸绿化美化工程等。

宣教展示区宣教展示区由四个宣教点组成,一个位于湿地公园中部古城墙遗址所在区域,主要以滨河古城墙为载体宣教展示北汝河水文化和湿地知识;一个位于东侧大陈闸附近沿河路侧,主要宣教北汝河水源工程及水源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北汝河水源与当地的历史渊源、直观展示水源工程的壮观与湿地景观;一个位于白灌渠

提水泵站处,泵站以北的白灌渠段湿地生境保存良好,是鸟类栖息地,主要宣教人工水渠、湿地生境与鸟类科普知识,开展现场观鸟、认鸟活动;一个位于湿地公园西部马湟河汇入处,主要宣教鸟类科普知识和湿地景观。主要建设内容:观鸟台和木找道、展示牌、解说指示系统等。

合理利用区集中分布在北汝河襄城县城段的南北两岸,通过对河岸植被的恢复,改善河堤环境,适当规划沿河岸的游步道,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规划面积 105.42 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 11.76%。主要建设内容:游步道、休息木屋、休憩广场、微地形场地、亲水平台、景观亭、游客中心、园林小品、健身场地等。

管理服务区位于省道329与省道103交界处东侧约0.5公里位置,规划面积4.69公顷,设在城区,不在湿地区域内。主要建设内容:湿地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等。

北汝河位于襄城县中部,属淮河水系。襄城县内北汝河过境河长46.9公里,流域面积241平方公里。北汝河多年平均流量为26.7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8.44亿立方米,水质常年处于Ⅲ类优水平。

记者从襄城县林业局了解到,此次获批的襄城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西至襄城县与郏县交界处,东至大陈水闸,全长27.5公里。北侧边界分为两部分:崔庄村西侧以河岸为界,崔庄村以东以河堤路为界。南侧边界分为三部分:黄柳村西侧以河岸为界,黄柳村至西河沿村以护岸林为界,西河沿村以东以河堤路为界。全程宽0.2公里至1.1公里,规划总面积896.67公顷,湿地面积533.86公顷,湿地率61.39%。

襄城北汝河是集生活生产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于一体的综合型水源保护区,是许昌市的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备用水源工程。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北汝河水不仅滋润着许昌、襄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平稳和可持续运营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彰显了“北汝河水、助济京华”的独特地位。

襄城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维管植物62科237属422种,有脊椎动物5纲30目64科183种。

尤其是鸟类,该湿地公园内鸟纲共有17目34科9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金雕;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1种,包括大天鹅、鸳鸯、鹗、苍鹰、雀鹰、普通鵟、白尾鹞、红隼、长耳鸮、短耳鸮、斑头鸺鹠。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河南工具箱
许昌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