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寺塔(鄢陵县)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宋)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马栏镇

概况

兴国寺塔历史久远,位于鄢陵县城南5公里马栏镇“兴国寺”西南侧,以寺而故名,(原寺已不复存,现群众集资新寺重建)。塔座北向南,西临洼地,东临寺院南围墙,南临大路,北为住房。一层塔身南、北面辟有半圆形拱券门。一层南门内筑有塔心室,北门筑有台阶。 游人由北塔门登台阶而上至第二层南门(龛)出,沿塔檐半周至第二层北门(龛)登台阶而上至第三层,可在塔内用双足登塔壁上至第七层,塔身外部结构严谨,笔直崇秀,为典型的北宋建筑。

结构

兴国寺塔为砖结构建筑。九层六角楼阁式建筑。塔身高27米,塔身底周长20米,往上逐层缩小,塔基高1米,塔身向外伸1米(现加固后为3米),每层装饰斗拱、椽檐、绶花,塔檐向外延伸为1米,有塔门1个,佛室1个,门龛6个,铁质塔刹。塔内中空,有木梯可以旋登。一层塔身南、北面有半圆形拱券门。一层南门内筑有塔心室,北门筑有台阶。

景观

兴国寺塔,塔檐上有绶花,这是隋塔所没有的,这种装饰在本省也不多见,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物证,体现着当时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塔貌虽较隋塔瘦削,但它笔直崇秀,苍劲凝重,是一副傲骨凌风的形象,内涵非常丰富。宋代历朝的俭朴生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情操,在建筑上也自然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历史

据明《嘉靖鄢陵志》记载:北宋王朝都汴时,鄢陵属开封府、京畿道。朝廷在畿内设5重镇,马栏乃5重镇之一,设有重兵屯守。古蔡河槽运从镇境内通过,为当时水陆重要码头。朝廷在兴国寺建塔,可见北宋王朝对马栏镇极为重视。解放前该塔已损坏严重,特别是在北伐战争时期,塔的第六层东向门洞,被奉军(东北军伐部队)用迫击炮击毁。解放后,党和政府曾多次指示文化部门对塔妥加保护。1963年省政府拨巨款进行修复,并加固塔基。1986年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经申请,国家拨款,马栏镇党委精心组织,对宋塔又进行了修缮。而今塔四周树已成荫,花草丛生,每当春夏之交,绿树丛中,古塔掩映,更显崇秀、美丽壮观。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河南工具箱
许昌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