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中文名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门票
免费参观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行业)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八一路东段许昌学院

历史沿革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传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在时代转变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建设一个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抢救性地收集、存留和展示传统农耕文化遗物,加强农耕文化研究显得日益迫切和需要。

为了抢救性收集、展示正在淘汰和消失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农民生活用品,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原农耕文化,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子孙后代,许昌学院自2010年开始着手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经学校有关部门和建设团队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农耕馆于2012年12月30日正式落成开馆。河南省文化厅常务副厅长崔为工、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李玉东、许昌市副市长秦春梅等省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李玉东在讲话中对许昌学院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为文化建设作贡献的热情,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这是河南省一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对于农耕文物、促进农耕文化研究、弘扬传统美德、教育子孙后代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该馆将纳入河南省博物馆的管理体系,希望不断完善和提升,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效益。

建筑布局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楼房系原样复制许昌学院前身——省属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校区50年代初建成的教学楼,共两层,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该馆内设展厅18个、板块22个,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再现等表现手段,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粮食加工、交通运输、村镇民居、农耕嬗变、收获储存、纺织衣饰、家居生活、炊事饮食、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等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的各种元素汇集起来,勾画出了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展示了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五个字:

一是“中”,就是立足于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努力挖掘和生动展现中国中部地区的农耕风貌;

二是“近”,就是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记载和展现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刚刚消逝和正在变化的事物与境况;

三是“深”,就是以大量文字展板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突出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

四是“全”,就是展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设18个展厅22个部分,努力勾画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五是“真”,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2000多件藏品均为来自民间的真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

实用信息

具体地址

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许昌学院东校区)

开放时间

周六、周日上、下午开放(上午8:30点至11:30点,下午14:30点至17:30点);

周二至周五对团队预约开放;周一闭馆。

门票

自2013年3月1日起对校内外正式免费开放。

公交线路

东校区:2路B线(许昌学院站下车)、11路、19路(学院路路口下车)、102路(市财政局站下车)、7路(市十五中站、学院家属院站下车)

注意事项

凡参观人员均需严格遵守博物馆的管理规定,爱护展品、保持卫生、安静有序。

其他信息

2019年12月,获得“河南省博物馆核心价值观传播奖”。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河南工具箱
郑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