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寺森林公园

别名
甘谷县尖山寺景区
官方网站
点击查看
旅游景区级别
2A
所在地/隶属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

自然景观

公园 中林地面积8727亩,森林覆盖率为39%,森林蓄积量为11880立方。尖山寺海拔1800-2100米,相对高度3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属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4-8.1℃,无霜期100天左右。境内山清水秀,峰峦叠翠,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气候宜人,风光旖旎。保护完好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形成了园内风格迥别的森林特色。主要森林植物有油松、落叶松、华山松、白桦、山杨、漆树、辽东栎、椴树、青肤杨、山杏、山李等。灌木类有榛子、山核桃、刺五加、枸杞、珍珠梅、沙棘、山樱桃、野花椒、卫茅等,荟萃100余种针阔叶乔灌木、草本植物及中药材。有梅花鹿、金钱豹、锦鸡等十余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青山、绿水、怪石、雄峰、人文古刹、神奇传说、奇花异草,构成了尖山寺森林公园独特景色。

山南侧悬崖险峻、奇石竟秀。山北麓松柏树葱茏翠青,杂木林密集茂盛,常有獐鹿野猪狐兔奔蹿。幽谷中山泉冒喷、溪水清澈、穿沟绕石,淙淙声脆。东西两方向数十里是青草茵茵的天然牧场,从春至秋花香扑鼻、鸟语悦耳,再加上一群群白的羊、黑的牛点缀于青草之中,

朴实敦厚的山民牧童吼出的山歌小调,或粗犷或悠扬,荡漾于山谷原野与鸟语虫鸣汇集成和谐的乐章。这里的春声夏韵、秋果冬雪都会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春夏秋之季的晨曦,半山腰常有支雾缭绕景象,宛如一条银带束扎,若此时伫立于山门平台上,眼前一片支海翻滚,山岭树木忽隐忽现,时清晰时朦胧,无形中会有腾云驾雾、飘然如仙之感。须臾,金鸡东升、霞光四射。一瞬间云消雾散,不见踪影,轻风徐徐,万里碧空。眺望四周,百里山川尽收眼底,俯瞰众山,唯我独尊。

因神之灵,册之秀,气候温凉,景色迷人,环境幽静,故祈雨求嗣,摇签问病之信徒香客,赏景观风,避暑游览之俊士游人终年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人文景观

《伏羌县志》记载:尖山在“邑西南五十里,山峰尖耸,高峰插天;绝顶有寺,时现五色祥光。”

尖山寺始建于魏晋时期,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重建。有大雄宝殿、三霄殿、无量殿、灵官殿、三官殿、药王殿等,园区景点有卧龙坪、伏虎洞、虎穴、上天梯、幻洞天、八卦台、唐王墓、太白泉等。其造型依山随势,构造精巧,别具风格,布局前低后高,错落有序,庙宇宏伟、脊兽壮观,梁柱拱斗雕刻绘画精堪别致,壁画神像细腻逼真、栩栩如生。

尖山寺每年要举行两次庙会,农历三月二十的庙会,是三霄娘娘圣诞;七月十二的庙会,为迎接泰山神下山巡行。

甘谷县自然景观众多,历代志书中,都记载有甘谷八景。明叶志应《伏羌县志》列八景为:天门春晓、渭水秋波、悬崖大像、古岳灵湫、渠流清玉、旗鼓雄观、鼍峰锁翠、朱圉晚霞。从明代至今,原八景有些已失去代表性,而一些能代表地方风貌的景观又未能列入。相信有识之志再续列新“甘谷八景”,尖山寺森林公园定会名列其中。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尖山寺公园已初具规模,修建了仿古式山门,修缮了部分殿宇,并基本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已向游人开放。每年有上万名游客来此度假避暑旅游观光。

七大景区

公园以自然景观及功能划分为七大景区三十二个景点,七大景区是殿湾天然次生林区、石猴梁针叶纯林景区、泉湾游乐区、狼窝掌数目根雕艺术区、苗木花卉区、殿湾中药材植物园区、生活服务区。以七大景区为主,统揽全区,各景点径相通道,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进入公园,沿梁二行,一石猴立于梁中,途中森林茂密,鲜花盛开,绿草盈盈,松涛阵阵,生机盎然。到古建筑三霄殿,并以此为中心,向其四周辐射,向东有敛翅岩,灵宫殿,山神庙,太白泉,洗心泉,白石岩,豹洞,白云庵,八卦台,卧龙坪,直至唐王庙;向北有凤颈峰、地藏殿、石猴梁、幻洞天。青山、泉水、怪石、雄峰、人文古刹、神奇传说、奇花异草、构成了尖山寺森林公园独特景色。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黑龙江工具箱
双鸭山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