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级别
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正式)
所在地/隶属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基本介绍

贵州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沿河自治县东部,东起沿河县城,西至思渠河口县境内乌江主河道和支流白泥河,以及周边山体和漫滩,总面积1136.3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561公顷,湿地率为49%。

贵州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1136.35公顷。

贵州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东部,规划区东起乌江支流白泥河,向西至白泥河与乌江交汇口,南起乌江沿河二桥向北至麻阳河口。包括乌江部分主河道、支流白泥河及周边河漫滩和部分峡谷。规划区自东向西依次涉及沙子镇、和平镇、黑獭乡、黑水乡和思渠镇。坐标为东经108°19'45"—108°37'46",北纬28°34'26"—28°40'45",规划总面积1136.35hm2,其中湿地面积为560.86hm2,占总面积的49.36%。

2013年12月31日经国家林业局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集体评审和公示,并以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天津武清永定河故道等131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林湿发[2013]243号)文件,同意贵州沿河乌江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工作。

荣誉及其他

珍稀物种

野生植物

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为该县林业局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负责资源保护。

贵州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武陵山区,适宜的地形和地貌条件,发育了独特的山地河流湿地系统,保存了较为原始的湿地景观。公园内共有湿生和水生维管束植物23科68种,分别占我国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科数、总种数的17.0%、4.7%。列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植物就有9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7种。公园内古树名木较多,2013年规划组野外调查共记录72株,其中河滩上胸径大于50公分的枫杨63株。公园内共有脊椎动物33目93科369种。其中,鱼类115种,达氏鲟、乌江副鳅、齐口裂腹鱼等27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湿地公园乌江段均有分布;两栖动物15种;爬行动物25种;鸟类172种;哺乳动物42种。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达氏鲟、林麝,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7种,包括胭脂鱼、大鲵、鸳鸯等;有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种的20种,有红点齿蟾、棘腹蛙、鳖、王锦蛇等;有列为濒危种的5种,即尖吻蝮、贵州菊头蝠、大灵猫、林麝、斑羚;有列为极危种的1种,即大鲵。

贵州沿河乌江森林公园内,乌江两岸耸立的喀斯特地貌和山峦岩壑幽深,纤道绝壁,怪石嵯峨,银泉飞瀑,水光鸟影;白泥河滩洲交错,岸边古树多姿,共同构成了一幅山水交融、水天一色的秀丽画卷。

自然景观

贵州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以低山河流为主体,以低山河流与周边森林组成独特的湿地与森林复合生态系统,在我省及我国西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湿地保护和宣教价值。通过贵州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将有效保护乌江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长江流域珍稀的鱼类资源和鸟类资源,发挥乌江调蓄洪水、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效益。同时,充分利用规划区现有湿地生态资源和土家民族文化特色,开展湿地科普宣教和休闲游憩活动,将贵州沿河乌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云贵高原地区代表性的湿地公园。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贵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