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阳区金鸡乡育德村

别名
隆阳金鸡育德景区
旅游景区级别
2A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

育德村由烈士村与育德村合并而成,以村内育德小学而命名。育德村位于金鸡乡北侧面,国土面积5.26平方公里,辖育德、营门、八大营、木瓜、水头5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陈海公路穿越境内,三华路从南部经过。东邻甫家村,南邻金鸡,西邻郑官,北邻罗寨。

育德古村落整体格局中间高四周低,布局紧凑,有清晰的街巷系统。整体布局秩序井然又富有变化,形成了“山—水—田—村”的生态格局。

育德村是永昌文化发祥地,有3500多年前滇西古人在这里生存而留下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公元前109年设不韦县后,中原汉文化与古哀牢文化在这里渗透交融孕育了永昌文化,是“永子”的发源地;

育德村是有名的陶器之乡,明洪武年间第一个陶器厂在此建成,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育德村还是一块红色旅游胜地,1949年12月15日,滇西工委在育德建立了保山县第一个特别党支部,是保山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云南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育德村,2013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追朔育德村根源,发现早的遗迹便是新石器遗址,位于点将台后100多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鸡的新石器遗址有两处,一处是村东的凤栖山遗址,另一处便是将台寺后的古城坡遗址,其中古城坡遗址的考古价值较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文物部门发掘。

育德村将台寺是育德的标志之一,位于育德点将台后,建于明清时代,因寺前是传说诸葛亮点兵出征的点将台而得名,建寺伊始,寺内供奉的是刘、关、张、诸葛孔明和吕凯等人,后因人们对佛法的认同和虔诚,逐渐演变为佛教活动场所。

明洪武年间,南京应天府张姓迁徙落籍于此,经数代人屯垦创业,逐渐成为当地一个较大的家族。为了铭记先人艰苦创业的经历,训示子孙固守家业,族人决定共修祖祠,将创业经过和现有田地疆界刊诸碑石,以垂永久。碑石共两块,完整者高197厘米,宽66厘米,碑文为楷书18行、756字,是目前保山境内有关明代汉族移民迁徙情况的重要史料之一。云游网

育德村烧制陶器的历史,可以从附近新石器遗址的年代算起,明代洪武年间开始了规模性生产。当时,从南京迁徙而来的张姓善制陶,姬姓善烧窑,董姓为雇工,三姓被指定到粘土丰富的金鸡一带烧制陶器以供军需。他们把灰白的粘土放在塘里用水浸泡后,牛脚踩踏、人手搓揉,使粘土变成陶泥,再把陶泥放到人力驱动的转盘上,陶匠巧运双手,陶泥便成为了罐盆坯子,晾晒后将坯子拿到窑中仔细堆砌,经熊熊大火锻烧三天三夜后,陶器出炉、铿然有声。时过境迁,牛踩人搓变成了机器搅拌,人力驱动变成了电机牵引,但所烧制出的陶器依然古朴稳重,具有历史韵味。如今,制陶已成为育德的特色产业,烧制的各类陶器制品收到各地欢迎,走出了国门,走进了缅甸泰国。

“永子围棋制作技艺”是流传在古永昌(今保山隆阳区)一带一种独特的围棋制作传统工艺。这项传统工艺历经五百多年兴衰流变,风雨沧桑,多次濒临失传又被有识之士挖掘寻觅恢复振兴,可谓命运多舛,道路坎坷。据记载,“永子”围棋制作的创始人为明代嘉靖初年的永昌人李德章。《南中杂说》有云:“烧棋者以郡痒生李德章为第一,世传火色不以授人也”。自李德章之后,烧棋之术逐渐演成李氏之家族产业而代代相传,到清朝末年失传之后,永子技艺就被战乱和动荡的阴霾所淹没。1988年保山市博物馆的组织成立了“永子”围棋厂,依照“永子”围棋传统的制作工艺,生产出了几副“永子”围棋。由于研发技术不过关,“永子”围棋厂成立不久就倒闭,被迫停产。后来,以李氏家族后人李国伟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找回失传百余年的永子炼“丹”技术。

如今的“永子”,每一颗棋子都细糯如玉,体坚而意柔;色泽润如宝珠,明而不炫。置于棋盘上,黑子黑如鸦青,无任何杂色,对光照视,则透碧玉之泽,边闪翠环,宛如清潭秋水;而白子呈象牙之色,对光照视,则白如蛋清,润糯如羊脂美玉,细腻如婴儿之颊肤。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云南工具箱
保山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