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窑址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元至明)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瓦窑村

简介

玉溪元代(公元1279年——1368年)古瓷窑遗址位于州城东南2公里的灵照山麓,瓦窑村旁。它们在1960年被发现后,就揭开了玉溪历史的一页,使人们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奇葩,如何在这西南边陲重镇焕发出光彩。

从前,这里绿树茂密,薪炭林尤其丰富。北距1000米的白塔山(即今天的红塔山)有丰富的瓷土;境内玉苗的碗花山上,遍露着繁星似的钴矿苗。这就为发展烧造青花瓷器的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今,那元代遗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小型钴矿坑,就是当时发展青瓷手工业的遗迹。

概况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元朝派庄云南乌蒙(今昭通市)的梁王翼军屯的1000名汉族官兵,奉命迁入新兴州,以300人守城巡逻,700人屯田耕种。当时云南行省设置劝农官,倡导以军屯和民屯点为中心,传播、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以发展边疆的经济。汉军屯中有一批从景德镇服役来此的军士,将家传的烧瓷技艺向当时新兴州的各族人民传播推广,就选中了这块得天独厚的宝地来立窑烧瓷,使景德镇的传统精巧工艺在新兴州开花结果。那时候,这里瓷窑林立,烈焰飞舞如同金龙腾空,来往的车辆人马川流不息,好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脸上闪耀着汗珠与微笑的各民族烧窑工,不辞劳苦,翻出越岭去寻找钴矿,挖掘瓷土,制作瓷器坯子,上釉涂彩,终于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玉溪元代占窑的产品色泽艳丽,纹饰形象多彩多姿。其器形有碗、盘、杯、碟、盅、瓶、罐;花纹有画花、印花、刻花;绘画有花、草、鱼、鸟、屋;色釉有青釉、青花。邻近的禄丰县1973年出土元代墓葬中的玉壶春瓶;通海、江川等县和玉溪市出土的元代青釉花鸟火葬瓷罐,均为玉溪古瓷窑产品。

玉溪古瓷窑的烧造技艺虽来源于景德镇,但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研制,又具有明显的玉溪地方特色和风格。两地在元代都烧造青花瓷器,可景德镇的青花上面罩的是白釉;玉溪的青花上面罩的是青釉,玉溪的玉壶春瓶上所绘的蕉叶,水藻、游鱼等图饰,在景德镇的元代瓷器上也可见到。只是玉溪古瓷窑的产品,气派显得粗犷豪放有自已的独特风格。

玉溪元代古瓷窑的瓷器,瓷片,先后在中国古瓷展览会、香港冯平山大学博物馆、英国大博物馆和日本的博物馆展出,引起国内外的陶瓷研究专家的赞叹、欣赏与关注。

1983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玉溪古瓷窑遗址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又在1985年12月批准对占瓷窑遗址进行发掘与研究。这样,沉埋数百年的珍贵文物,又被发掘出来,重放奇光异彩,展现出玉溪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卓越创造。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云南工具箱
玉溪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