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古村

门票参考
35元
所在地/隶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乡亚尔果勒村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维吾尔族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维吾尔族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手工艺品艾德莱丝绸

艾德莱丝绸,是维吾尔族人生产,并且是维吾尔妇女喜爱用于做服装的土产丝绸,主要产于和田市、喀什市、莎车县等地。艾德莱斯“意为“扎染”。这种丝绸采用我国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染色过程中图案因受染液的渗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艾德莱丝绸纹样富有变化的特点。维吾尔族妇女特别喜爱这种绸料,给它起了个雅号“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意为“布谷鸟翅膀的花”,隐喻它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艾德莱丝绸制作方法

① 煮茧:将整好的丝卷在大轴上再套在手摇转轴上分成均匀的股,由经验丰富的匠人在一股股丝线平摊成的画稿上作出墨稿:巴旦木、木板纹花、梳子花等、画好后由扎结人进行扎结。

② 染色:依据色彩多少分层分次进行,染料是天然的植物和矿物,花绸最终的效果取决于染色过程中图案轮廓受染液的渗润,其自然形成的色晕,好像用干笔擦出的效果,各种颜色呈现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的特色,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这即为艾德莱丝绸的精髓所在,“艾德莱丝”扎染之意的由来就是因为“一扎一染”是关键所在。色染好后就该“整经”了,即:将扎着的结都剥离,然后将丝晒干的过程。这一切工作都完成以后就该织绸了。在木制织绸机上,随着梭子无数次来回穿梭,艾德莱丝绸就织好了。

葡萄干

葡萄干根据选用葡萄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核白、特级绿、王中王、马奶子、男人香、玫瑰香、金皇后、香妃红、黑加仑、沙漠王、巧克力、索索葡萄干等。包括有籽、无籽、绿的、红的、金黄的、黑红、紫的、黑的各种各样。根据口味不同有香甜、酸甜、特甜等各种口味。晾晒适宜的地区就是新疆吐鲁番。吐鲁番的葡萄干全国闻名。

葡萄干制作方法

吐鲁番气候炎热而干燥,用砖搭成的晾房四面墙上有许多墙洞,中间是木棍搭成的支架,将成熟的无核葡萄搭上,经过热风的吹,很快就能得到高质量的葡萄干。在日光下晒干的葡萄干容易发酸,口感不好,而吐鲁番有着得天独厚的的自然条件,夏季地表温度可达七十多摄氏度,当地人还曾沙窝烤鸡蛋。就是在这样炎热又干燥的地方才能制作出我们吐鲁番所独有的葡萄干。制干的葡萄应选择皮薄、果肉丰满柔软、外表美观、含糖量高的品种,一般以“无核白”、“无子露”和有子的“玫瑰香”、“牛奶”等为原料。果实要充分成熟,又不可太熟。将成熟的无核葡萄搭上,经过大约经过40天的干热风吹晾即成。这种阴干法制成的葡萄干,质量优良,呈半透明状,不变色。

葡萄干主要功效

补气补血、提高人们身体的代谢机能、.使肠胃机能好转、缓解便秘。

维吾尔族花帽

中国维吾尔族的花帽极富民族特色,可以称为维吾尔族装饰艺术的结晶,也是维吾尔族服饰的显著的特征。

花帽的种类很多,人们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爱好和习惯来选择不同的花帽。女性的花帽斑谰艳丽,男性花帽淡雅朴素,青年花帽活泼华丽,老年花帽则凝重端庄。南疆的和田、于田、民丰一带上了年纪的妇女,喜欢在盖头顶上靠前端处戴一顶如酒盅般大小的花帽,叫作“克奇克太里柏克朵帕”,是用黑褐色或黑绿色的羊羔皮制成的;而南疆的维吾尔族男子则喜爱戴黑底白花、色彩对比强烈而格调又很典雅的“巴旦木”花帽、花色鲜艳的“古兰姆”花帽、绿底白色、素净淡雅的“齐曼”花帽;东疆的维吾尔族男子则又喜爱红绿相间、绣织花卉纹样的花帽。冬用皮,夏用绫。

花帽分类

巴旦木花帽:巴旦木花帽是维吾尔人经常选择穿戴的花帽之一,其图案是用巴旦木杏核变形和添加花纹而成,颜色多用白花黑底。此外,巴旦木花帽有好几种不同的样式,常穿戴的有“喀什巴旦木”花帽、“莎车巴旦木”花帽、“双巴旦木”花帽和“曲曲热巴旦木”花帽(因所绣的巴旦木花纹较小而得名,“曲曲热”原意为“馄饨”,在这里引申为小巧可爱之义)等等类别。

阿訇花帽:阿訇花帽主要是由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穿戴。由于花帽常于缠头巾(سەللە)一并使用,为了使缠头巾趋于稳固,就决定了它比其它花帽稍长又尖的样式。

曼波尔花帽:花帽顶绣四组圆形纹样,边有四组长方或圆形纹样,常用黑色为底色,所绣花纹多以黄、桃红色整花为主,帽治绣出蝴蝶。花纹样式及颜色因与满族服饰常用的花纹及颜色颇有相同之处,故也称之为满族式花帽。

夏帕克帽:在维吾尔语里意为“瓜皮”,故又称瓜皮帽。它作为男式花帽,常在春夏期间穿戴,有四色花帽、两色花帽、黑布绣花帽、白色绣花帽四种式样。瓜皮帽基本样式虽与阿訇花帽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花帽顶部比后者稍低,而又无角,常用花帽底色为黑、白、深蓝色,多选用线布为主要布料。瓜皮帽还有另外一种式样,与一般常见的式样有所不同。这种瓜皮帽式样的主要特点为三瓣,有里子,镶有花边,用彩色丝线在每一瓣中央绣以盛开的花朵样式,而其周围用淡红黄色丝绒以联环“§”形样式绣制而成。由于花与帽子里子一并绣制,即使穿戴时间较长,反复洗也不失其原色。

衣力买花帽(勾帽):勾帽与其它花帽样式基本相似,因帽线用勾儿钩制而成,故而得此名。主要由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维吾尔人所穿戴。

托尔花帽(勾织花帽):此帽基本样式与瓜皮帽相似,是用纯白粗棉线钩成的一种几何纹绣花帽。勾织花帽唯独用白色,而且无镶饰物,用勾织方法制成。此帽由于自身的通风特点,在盛夏期间尤为受到维吾尔男士的格外青睐,是男子在家中常备的一种小帽,夏季可作便帽,冬季可作补帽。

托克亚:它是一种不绣花丝绒小帽,由男士所穿戴。此帽顶部平正,边儿宽又高,带里子,用黑丝绒、黑条绒或黑色布绗制而成。

奇曼花帽:也是普通常见的花帽,帽以米字为骨架,花枝叶交错,花纹以枝杆连结或线条分隔,成多个正反三角、菱形格局,帽面图案似地毯排列,也称奇曼塔什干朵帕,以知识分子戴的多。

再尔花帽:即金银线盘绣花帽,是姑娘、妇女喜爱一种花帽,所绣的花多是立体的,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

玛日江朵帕:即串珠亮片花帽,是姑娘和小女孩常戴的花帽之一。

金片花帽:用压、镂花纹金片缀在帽上加以装饰,是旧时富家妇女戴的一种很贵重的花帽,现在已见不到戴这种花帽的人了。

以上为维吾尔花帽常被穿戴的样式,但这种分类是依据不同的花帽制作方法而定的。由于维吾尔花帽的穿戴又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维吾尔花帽究其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可分为:丝线、结绣、丝线平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勾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种类。

新疆十八怪(吐鲁番)

⑴香甜瓜果吃不败:吐鲁番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喀什樱桃赛珍珠,伽师甜瓜甜掉牙,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白杏味最佳。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新疆不想家。

⑵铁床摆在大门外:因为吐鲁番太热了,夜里大家都喜欢在房外睡觉,外面夜风凉爽,又没有蚊子咬,当地民风淳朴,素来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好风尚,所以人们都放心在屋外睡觉,一觉能睡到日上三竿。你看到的这种“铁床摆在大门外”的情景,在吐鲁番的许多乡村,甚至在吐鲁番市区内,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

⑶男人爱把花帽戴:在新疆,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你都会看到一种令你啧啧称奇的现象:这里的维吾尔族男人多戴者一顶布满花纹的绣花帽。有人打趣说“没有北京人不敢说的话,没有东北人不敢打的架,没有广东人不敢吃的东西,没有新疆人不敢戴的帽子。”你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维吾尔、哈萨克等兄弟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偏爱绿色,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有崇尚绿色的传统,认为绿色是和平、希望、生命的象征,所以男子也带以绿色为基调的绿花帽,妇女喜爱披绿色的头巾,家里门窗多要涂上绿色油漆,墙上多喷上淡绿色石灰,清真寺、陵墓的穹隆、外墙多砌上绿色的琉璃瓦,庭院内外种上果树、葡萄,一片葱绿,春意盎然。

⑷井底全部连起来:我国有驰名于世的三大古代建筑工程:长城、运河、坎尔井。而坎尔井就产生于新疆。现在,吐鲁番的坎尔井,已成为一大旅游景观。说起坎尔井,它对当地地形的利用,它的工程量的浩大,它赋予干旱的吐鲁番绿洲的生命之源,勘称是世界一绝。提到“井”字,一般人都会想到井的状态,想到井水是井底里的一潭静水。而吐鲁番的坎尔井却是许许多多的竖井,顺着从高到低的地势排列成行,从井的底部相互凿通而形成的一道地下暗渠。是它,把地下丰富的潜流水集中起来,不断的输送到地面上,供人们灌溉、使用。

旅游信息

住宿:市区宾馆的住宿条件也不错,价格分为淡季和旺季两种,夏季标间一般在220-60元之间。

最佳旅游季节:吐鲁番光照时间长,大阳辐射较强,应准备雨伞、墨镜,最佳旅游季节为4月中旬至10月,8月至10月可品尝甘甜可口的各类水果;新疆早晚温差较大,应准备相应薄厚的衣服。

景区位置:吐鲁番市高昌区312国道收费站以东600米

景点级别:3A

门票价格:35元人

注意事项:景区内主要居民为维吾尔族,应尊重民族信仰。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河北工具箱
沧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