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庙(济宁市)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宋至清)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

基本信息

伏羲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境内,是济宁市现存较早的庙宇建筑。伏羲陵台基高筑,伏羲庙即在其上。陵台长40.5米,宽34.6米,面积为1401.3平方米,台高4.6米。陵台四周条石砌垒,非常壮观。由于伏羲陵后有圣母池泉,陵前又与西侧诸泉交汇,青山碧野,流水潺潺,美丽的景观,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有不少诗篇载入“地方志”。位于两城乡刘庄村西北30米处,背依凤凰山,面朝独山湖。庙后有“六合”“圣母”等诸泉汇流。庙建于陵台之上,数里之外,即可看到。伏羲庙原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前有三圣阁,后有女娲殿,伏羲殿建在中心部位,并配以钟楼、鼓楼、庙门等建筑,绕以青石围墙。

历史记载

据《魏书·地形志》载:“高平,二汉属山阳……有痴水、千秋城、湖陆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据此,伏羲庙虽然创建年代不详,但在魏时就已为名胜。

《十三道图·图经》载:“单州鱼台县东北七十里曰辛兴村,其间有伏羲皇帝之陵,陵上有庙。”唐、宋、元、明皆有重修碑刻。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建筑被拆除,墙垣倒塌殆尽,现唯一留存的建筑物——伏羲殿。伏羲殿坐落在青石云台(即伏羲陵)上。殿面阔5间,进深3间,长15.4米,宽9米,面积138.6平方米。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式,斗拱结构,单华拱、三下昂、七铺座。殿为八柱六重梁九檩,长鼓状石础。大殿东西两侧各有4根,前后各有两根八棱形石柱;前面有6根,后面有4根木柱。两稍间为一座间斗拱,中间3间檐下为两座补间斗拱。殿内梁、檩、椽、柱上均施以彩绘,因年代久远现已模糊不清。殿顶为黄绿色琉璃瓦,脊瓦作对吻云龙图案。殿中顶檩上有大明嘉靖三十九年重修”字样。殿内现还存有石碑两幢:一为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重修伏羲圣祖庙碑》,一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伏羲庙碑》。

保护等级

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微山县两城镇伏羲庙榜上有名。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古迹。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山东工具箱
济宁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