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坡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商)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

简介

咸阳西60公里,有一处4500年以上的大型城垣遗址,这就是上个世纪被考古界称之为“九十年代考古界重大发现。”的武功郑家坡先周遗址。

发掘时期

发掘区分南北两个小区,中间有一条呈东西走向的壕沟,早期遗存主要分布在北区,时代约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至二里岗下层,中期约在太王迁岐前后;晚期约在文王作丰时。中、晚期遗存在两小区内均有分布。发现先周时期的房基17座,灰坑15个,窖穴3个,陶窑2个,另有陶器、石器等遗物。

早期

早期房基为半地穴式,门向北,门道斜坡状,下端有台阶。门通道将房屋分作两室。陶窑为竖穴式,由窑室、窑箅、火膛组成。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以红褐陶为主,灰陶较少。磨光黑皮陶较少。陶器以手制为主,兼用模制,盛行粘接法。表面除素面和磨光以外,纹饰以粗疏散乱的绳纹为主,还有印纹、弦纹、附加堆纹和刻划符号。器形有鬲、盆、罐、瓮、尊、甑、算等。另外还有骨笄、石铲、卜骨等遗物。

中期

中期房基有长圆形、圆形半地穴式。房屋分两室,中有通道。前室大,后室小。窖穴有袋状,坑底经过加工。陶器仍以红褐陶为主,灰陶较早期增加。纹饰以绳纹为主,印纹种类增多,常见的还有方格纹、乳钉纹、重菱纹、叶脉纹、“S”形纹等。附加堆纹继续使用,亦发现有刻划符号。器形有鬲、钵、深腹盆、簋、盂、盘等。还有石刀、锛、凿、纺轮、陶拍、骨镞、笄、铜镞和卜骨、陶人头像等遗物。

晚期

晚期房屋为浅地穴圆形。其中一处灶坑位于室的西北正中,有火膛、火眼、进火口和出烟口。室内有柱洞。室内活动面狭小,似为炊事专用的厨房。生产工具有陶纺轮、骨镞、石锛等。

郑家坡遗址的早、中、晚三期是同一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文献记载周人早期活动在漆水下游一带,郑家坡遗址就处在这个范围之中,为探索先周文化提供重要的线索。

考古证据

位于武功漆水河东岸塬边上,北起桥东村,南止庙底村,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600米。在这座先周时期的城垣遗址上,考古学家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和见到的铜鼎,铜甗、铜觚等文物,对此进行了大面积保护性发掘。从出土发现的17座房基,15个灰坑、3个窑穴、2个陶窑和门类较多的上百件陶器,石器、骨器、铜器及整个城垣壕沟,地貌特征推测,应为后稷部族封国有邰之城邑,出土文物佐证了《诗经》、《史记》等史料记载的真实性。

这些考古证据,就像一把打开历史时空的钥匙,让久远的唐虞时代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重庆工具箱
江津工具箱